崔紅艷 謝新寶(大連市結核病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1)
?
不典型肺結核的X線及CT診斷
崔紅艷 謝新寶
(大連市結核病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1)
【摘要】目的 探討不典型肺結核的X線及CT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對其X線片及CT方式進行檢查,觀察其診斷結果。結果 26.7%(8/30)的患者為肺炎實變型。患者經過CT檢查后,密度不均勻,邊緣光滑,呈現(xiàn)斑狀陰影。23.3%(7/30)的患者為肺門、淋巴結增大型,經過X線及CT檢查后,是肺門部位具有腫塊樣,相鄰支氣管的管壁較厚,管道狹窄。26.7%(8/30)患者為肺部結節(jié)、腫塊型,其中3例患者的影像結節(jié)邊緣光滑,3例患者的毛刺較長。23.3%(7/30)患者為栗性病變型,經過X線及CT檢查后,肺部具有斑點狀物,長度范圍為1~10 cm,邊緣較光滑,小部分患者的輪廓模糊,較容易出現(xiàn)誤診。結論 對于不典型肺結核患者,需要依靠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綜合診斷,同時還需要對結核疾病加強認識,不能過于簡單的對腫瘤進行治療,更需要加強檢查措施,防止患者出現(xiàn)誤診,最終影響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多排螺旋CT;X線片;不典型肺結核
肺結核疾病是一種人體多發(fā)呼吸道傳染疾病。目前,由于抗生素等藥物的隨意使用,不典型肺結核患者的發(fā)生率逐漸升高。對該疾病患者進行診斷時,由于其臨床癥狀、胸部影像學特點等均與一般的肺結核患者的特征差異較大,診斷的難度較大[1-2]。在本次研究中,對不典型肺結核患者進行X線及CT診斷,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3∶17,平均年齡為(46.2± 5.1)歲?;颊哌M入醫(yī)院治療時,主要的臨床特征為低熱、咯痰、胸痛、咳嗽等,其中有咳嗽24例,咯痰患者有12例,胸痛患者有19例,低熱患者有15例。所有患者經過結核菌素檢查后,陽性患者有22例,陰性患者有8例。患者經過抗結核治療后,時間為1~2周,8例患者的癥狀能夠顯著的改善,高熱患者經過抗結核治療后,體溫均能夠恢復正常。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進行X射線、CT檢查。所有患者進行CT檢查,儀器為philips 64排CT檢查機,保持螺距為10 mm,層厚為10 mm。然后進行CT檢查方式,儀器為GE公司HispeedNX/i掃描儀器,層厚為5 mm。以局部病灶作為中心,采取高分辨方式進行掃描,5例患者采取團注增強方式進行掃描。
在本次研究中,26.7%(8/30)的患者為肺炎實變型?;颊呓涍^CT檢查后,密度不均勻,邊緣光滑,呈現(xiàn)斑狀陰影。23.3%(7/30)的患者為肺門、淋巴結增大型,經過X線及CT檢查后,是肺門部位具有腫塊樣,相鄰支氣管的管壁較厚,管道狹窄。26.7%(8/30)患者為肺部結節(jié)、腫塊型,其中3例患者的影像結節(jié)邊緣光滑,3例患者的毛刺較長。23.3%(7/30)患者為栗性病變型,經過X線及CT檢查后,肺部具有斑點狀物,長度范圍為1~10 cm,邊緣較光滑,小部分患者的輪廓模糊,較容易出現(xiàn)誤診。
在我國,肺結核疾病的人數(shù)逐漸上升。肺結核疾病的危害程度極高。臨床上對于肺結核疾病進行治療的原則一般是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之后,能夠及時的就醫(yī),采取針對性措施,患者能夠快速恢復健康。臨床醫(yī)師對一般肺結核疾病進行診斷時,常常會通過癥狀、影像學特征等方式進行檢查,診斷較容易。但是對于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肺結核癥狀,其臨床特征一般為呼吸道中毒,比如咳嗽、膿痰、白細胞量較多等,部分患者的痰中具有血絲,少數(shù)患者的臨床癥狀不顯著[3-4]。
在本次研究中,對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患者經過X線及CT檢查后,臨床特征可以分成4種類型:①肺炎實變型:該疾病一般在右肺上葉前段、左肺上葉舌段等位置出現(xiàn)。病灶一般為大小不同的斑狀陰影狀,這種疾病經過抗結核治療后,能夠全部吸收消散,肺部能夠快速的恢復正常,時間較長時,會造成患者的支氣管出現(xiàn)擴張,長期還將會造成纖維性瘢痕灶。一旦結核的早期臨床特征為毛玻璃樣淡薄影時,一般就難以辨別。②肺部結節(jié)、腫塊型:大部分病灶直徑超過2 cm的團塊狀,能夠看見毛刺,腫塊內部能夠發(fā)現(xiàn)空洞,厚度不均勻,部分病灶的內部能夠看見鈣化,呈現(xiàn)斑片狀。這種疾病難以與肺癌疾病進行判別,容易發(fā)生誤診情況,需要通過穿刺才能證明。③肺門、淋巴結增大型:典型癥狀一般為支氣管的管腔狹窄,管壁增厚,遠端肺部內出現(xiàn)支氣管阻塞,如阻塞性肺炎等,長期還能夠發(fā)現(xiàn)變成柱狀的“手套征”,需要將其與支氣管腫瘤疾病進行辨別,此時可以通過支氣管鏡活檢進行判斷。④栗性病變型:臨床特征為肺部內大小不一、密度不均勻,常常會出現(xiàn)相鄰的胸膜出現(xiàn)變厚,胸部常常還會出現(xiàn)積液,增強之后常常會出現(xiàn)輕度、中度的強化,與肺轉移瘤、胸膜間皮瘤等疾病難以辨別,需要聯(lián)合疾病史、穿刺進行診斷。在本次研究中,26.7%(8/30)的患者為肺炎實變型,23.3%(7/30)的患者為肺門、淋巴結增大型,26.7%(8/30)患者為肺部結節(jié)、腫塊型,23.3%(7/30)患者為栗性病變型。由于不典型肺結核患者的X線、CT檢查方式的不典型性,同時與一般的肺結核疾病的臨床特征具有顯著的不同[5-6]。因此,臨床診斷時,應該需要詳細的診斷,防止醫(yī)師出現(xiàn)誤診。為了幫助患者及時治療,需要早期準確診斷,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不典型肺結核的CT的臨床特征具有多樣性,專業(yè)醫(yī)師需要依靠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綜合診斷,同時還需要對結核疾病加強認識,不僅對肺結核疾病的特征了然于心,更需要完全的了解到不典型肺結核疾病的影像學癥狀。因此。對于不典型肺結核患者,不能過于簡單的對腫瘤進行治療,更需要加強檢查措施,防止患者出現(xiàn)誤診,最終影響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張志偉,劉孝勤,張建剛,等.不典型肺結核的X線及CT診斷[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12):1820-1822.
[2]田揚,趙衛(wèi),胡繼紅,等.結節(jié)或腫塊型不典型肺結核的CT表現(xiàn)及誤診原因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8):1298-1301..
[3]Premkumar L,Heras B,Duprez W,et al.Rv2969c,essential for optimal growth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s a DsbA-like enzyme that interacts with VKOR-derived peptides and has atypical features of DsbA-like disulfde oxidases [J].Acta Crystallogr D Biol Crystallogr,2013,69(10):1981-1994.
[4]杜亞東,蔡寶云,黃學銳,等.誤診為成人 Still 病的不典型肺結核3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4,42(4):48-51.
[5]常占平,王洪芬,彭勛,等.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經皮肺穿刺活檢對菌陰不典型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疑難病雜志,2012,11(12):921-923.
[6]茹新海,趙健,蔡雪華,等.不典型肺結核螺旋CT的影像學分析(附22例報告)[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4):637-639.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3-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