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躲
摘 要:數學學習對于提升學生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中數學作為初中數學的深化和發(fā)展,高中數學必須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不斷改善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還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
一、在數學課堂中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
以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為基礎,高中數學教師要牢牢掌握運用課堂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有效將數學問題融入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講解“平面向量的定理”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纖夫拉船的課堂情境,還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纖夫的愛》這首歌曲,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枯燥、抽象的數學定理變得更加生動和直觀,同時也給數學課堂增加了很多樂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有效把握數學教材中的全部知識
近年來,高中數學不斷進行改革,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數學教材和新課改的要求,準確把握新課改中增加和刪減的內容。教材中新增加的內容一定是課本重點,必須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對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對于教材中刪去的部分不一定就毫無用處,應該根據教學情況和教學計劃對這部分內容做出合適的說明。比如說,數學教師在講“導數”這部分內容時,不應該純粹讓學生記憶公式,應該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促進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做到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旨在為生活服務,使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過分側重學生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而忽視了對數學的實用性教學。然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數學必須向重視數學實用價值方面轉變,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一切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思維方式。
創(chuàng)新能力對現(xiàn)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因此,高中階段作為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帖玉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用新課改理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嘗試[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7(08).
[2]李呂金.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導報,2015(1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