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小燕
摘 要:新課改實施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急需教師徹底轉變教學思想,而轉變的最好方式就是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并把學到的新理念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反思,積極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雖然語文教學在課改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很多問題依然存在。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觀念;新課改;課堂評價
一、語文課改中存在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會設計很多活動,形式豐富多彩。要想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會融入大量的課文知識,讓學生自主找到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并談談選擇這部分內(nèi)容的原因,這些原因是不是合理,似乎都是語文教學中的“標準答案”,教師都要極力表揚和肯定。甚至教師還要跟著學生不合理的觀點進行教學,進入盲目討論的誤區(qū),字詞的掌握和理解、句子的體會、文章創(chuàng)作手法等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這些都在課堂上漸漸隱退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病句連篇,弄不清什么是表達方式、文章結構、寫作順利。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很難提高。
二、語文教改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用這種學習方式都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新課改提倡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這里的平等并不是在什么時候都要平等,更不是指這兩者的知識水平是平等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同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更為廣泛的相關知識。要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去體會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人文內(nèi)涵,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多數(shù)教師都覺得,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應該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的耳、眼、口、手等都動起來,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最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在學習中,如果學生的思維處于停滯狀態(tài),那么他們多種感官的動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動。所以,語文教師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三、課堂教學注意事項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依據(jù),探究不但是學生的探究,也需要教師努力挖掘和探究教材。要深度去挖掘教材的內(nèi)涵,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不能在沒有讀懂課文的情況下,就進行課堂拓展。教師要認識到知識的拓展不是見異思遷,要適時適度地向課文延伸。很多時候,把將要拓展的課外知識布置為課外作業(yè)去完成,收獲頗多。不管設計哪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都是為教學目標而服務的,應避免教學活動形式化、公式化,具有作秀之嫌。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進行點撥和啟發(fā),對文章做出最后的拓展,才能讓學生深入去探究。
四、課堂教學建議
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把預習、復習鞏固、課堂達標都納入教學中。教師指導,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去探究和實踐,導和撥都要在學生思維受阻時,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重、難點,激發(fā)疑點,這樣不但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還能讓教師聚焦于教材,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2)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要把握好。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經(jīng)常會問:“你覺得哪里寫得最精彩?”“哪些地位是你最感動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提出的問題都挺好,但是這些環(huán)節(jié)在設計的時候缺乏目的性,沒有考慮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想得到什么,這些問題是針對寫作手法還是教學內(nèi)容,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去理解和思考精彩的原因。如果提問沒有目的性,回答也隨意,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的。所以,教師的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學生的討論也要適時適度,及時調(diào)控。(3)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即,用什么樣的方式讀?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語氣來讀?這樣讀的原因是什么?學生掌握了朗讀的方法和技巧,再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感悟文章的情感。(4)避免課堂教學存在誤區(qū)。語文課堂不能籠統(tǒng)概括,不能把語文課變成警句摘讀,任意讓學生找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隨意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及時調(diào)控和引導。
五、改革課堂評價方式和考試制度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說起教師,我們馬上就想到了德高望重和權威。因此,學生從心里都會害怕教師,疏遠教師,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隔閡。在新課改下,教師要和學生平等對話,加強溝通,放下師道尊嚴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回答,不能直接用對和錯誤來果斷評判,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如果學生的解答偏離中心,教師要正確引導,不能用尖銳的語言去評判學生。
對于考核學生方面,要用多種形式去衡量學生,以往的評價主要以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方式,這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真正水平,要從多角度考核學生,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作為21世紀的語文教師,要變革多年形成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教學中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適應信息化的社會發(fā)展,努力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薄力。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