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平
摘 要:新課改推行后,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許多問題亟須解決,就我國的初中教學現狀進行了剖析,根據當前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和意見,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狀;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后,各學科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初中語文的教學模式中融入了主動、配合、研究的主要思想,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初中語文課堂的現狀,結束課堂是老師唱獨角戲的狀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新課程改革極大地推進了我國語文教學的進步,但是仍然有許多問題存在于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這些問題阻礙著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各中學和老師只有充分認清了問題的根源才能取得進步,滿足新課改的要求。
1.教學觀念落伍,沒能跟上時代潮流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頗深,新課改推行后,許多初中語文老師的新時代教學觀念始終無法跟上新時代的要求。在老師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語文教學就是老師教學生識文斷字,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在課堂上老師的責任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生要做的就是去聽老師講課,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重復記憶。這樣的教學觀念完全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將學習建立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而是讓學生被動地去接受一些不知所以然的東西,使語文教學變得毫無生機,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方法不恰當,教學效率不高
盡管素質教育推行多年,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已根深蒂固,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課堂就是老師填鴨的時間。在課堂上,老師按照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灌輸,課下布置大量的作業(yè),通過所謂的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加深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完全沒有給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機會,只是被動地進行著老師給自己安排的一切。長此以往,學生便不知道為什么去學習,學習的目的何在,學習也就失去了動力。
3.教學內容不豐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接觸的新鮮實物越來越多,傳統的語文教學內容更新速度過慢,無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這一現象并沒有引起太多老師的關注,教學內容仍然僅局限于教材,這完全不能滿足初中生對新知識的需求欲望,長此以往,學生的欲望在課堂上都得不到滿足,便會對語文課堂產生失望,對語文教學失去興趣。
二、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新課改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目前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初中語文教師要盡快轉變教學觀念,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將社會新鮮元素引入課堂中,豐富教學內容。對此,本文作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更新教學觀念,做到與時俱進
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受老師教學觀念的影響,所以,老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新課改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為學習主人的責任意識,老師要做的是配合學生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決定著他的教學觀念,有的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就是不斷地讓學生背誦記憶,認為獲得好成績是教學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態(tài)度只會產生短暫性的效果,不利于學生長期地學習發(fā)展。因此,在新時代的要求下,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發(fā)揮教學主體的作用,更好地實現新時期的語文教學。
2.根據學生特點,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
相對而言,初中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好奇心比較強,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例如,在進行初中語文人教版中的《女媧造人》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討論女媧為何人?她為什么要造人?用什么造的人等問題。將這些問題弄清楚后,再讓學生之間用自己的語言口述這篇寓言故事。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體現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豐富課堂內容,增強學生興趣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不能僅限定在語文課本的范圍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旁征博引,將社會的新元素引入到課堂中,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課堂內容,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孫春成.語文課堂問題教學策略[M].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3.
[3]邢煥琳.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方法[J].新課程,2011(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