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摘 要: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我們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時的教學,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能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高效;思品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291-01
作為教師展示自我的陣地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陣地——課堂,在教育教學中凸顯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高效課堂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減少學生埋頭苦學的時間,也為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教學研究??墒?,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效率?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找準“切入點”,理清教學思路,務求省時高效
《初中思想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思想思想品德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思想思想品德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多年的思想思想品德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要讓學生喜歡思想思想品德課,同時又使施教著達到教學目的,關鍵在于選擇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最佳連接點一一切人點?!扒腥恕闭鞘┙痰拈_端,教師只有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最佳的切人角度,才能在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就像“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如何在思想思想品德教學中找準切人點,最大限度地調動課內有效地時間與空間來求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日常的思想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我經(jīng)常選擇與日常生活相關并且是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去吸引他們,并提出富有思考價值、富有思維碰撞的設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自覺產(chǎn)生追求和探索思想品德知識的欲望。
二、抓準“著力點”,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務求簡潔高效
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為了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沒有必要設計那么多環(huán)節(jié),多就給人“碎、亂”的感覺。復雜有可能讓人望而生畏。簡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樣明凈,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然而,我們一些思想品德教師由于沒有抓住教學的“著力點”。設置了那么多得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了那么多多余的問題,讓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眼花繚亂。結果,“亂花漸欲迷人眼”。思想品德教學越來越空泛,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探索的空間,知識如浮光掠影,訓練似蜻蜓點水,思想品德教學顯現(xiàn)出膚淺、低效。所以,不管教學內容怎么繁雜,訓練的形式如何千變萬化,都要緊緊抓住教學的重難點這個著力點,設計和提煉出有序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使學生有理解和內化的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簡、在于厚實,力求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解決落實。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打造高效課堂
新一輪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已逐漸深入課堂,推動思想品德教學由講授型向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適時恰當?shù)剡x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動畫、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多媒體的運用,解決了大量信息量的記錄、存儲、傳輸、顯示、加工等問題,讓我們的思想品德教學變的快捷高效,逐步成為思想品德教學新的支撐點。例如,在學習“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一內容時,如果說教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來實施教學,學生的情感提升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為此我發(fā)揮了多媒體的作用,播放汶川地震中我們的戰(zhàn)士和群眾是如何抗震救災的,激發(fā)起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深刻的思考.然后我隨勢問道: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面前沒有氣餒,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精神?學生們自然而然的聯(lián)系到了中華民族精神.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又得到了升華。通過這種多媒體的運用,實現(xiàn)了感性與理性的結合,為教學錦上添花。
四、促進課堂生成,務求精彩高效
一堂好課應該有生成的課。課堂中應該有師生的真實情感、思想智慧的交流;應有資源的生成??梢哉f著眼于生成的課是豐實的課.教學充滿了挑戰(zhàn).充滿了靈性,充滿了智慧,充滿了精彩?!冻踔兴枷肫返抡n程標準》倡導,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過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課堂變化的情況善于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xiàn)出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及時的將學生現(xiàn)實學習狀況中的困惑、疑問和需要整合形成新的具有連續(xù)興奮點和教學生成點,推進教學進程在具體情境中的動態(tài)生成。
五、整合教學內容,務求低耗高效
一堂課,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若面面俱到,必然面面不到,最終什么問題也解決不好。傳統(tǒng)思想思想品德教學的弊端就在于對教材的概念、原理逐一講解,重復勞動太多,高耗低效。怎樣減少工作量.提高教學的效率呢?我認為,首先,要根據(jù)教材內容,明確訓練點”。二是展示交流,師生互動。三是當堂檢測,反饋矯正。我國“神七”載人飛船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有人據(jù)此提出,人們能夠改變和創(chuàng)造規(guī)律。你是怎么認為的?通過圍繞目標,整合教學資源,扎實訓練,實現(xiàn)由課內到課外,學生能夠及時地把自己的學習體驗帶到新的內容中,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同時,這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讓學生在新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中得到樂趣。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我們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時的教學,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能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