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郡++陳玉鳳
摘 要:學生學習英語要加強以培養(yǎng)語感為目的的聽讀訓練,突出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說寫訓練,注重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綜合訓練。以訓練推動英語教學的進程,以訓練促進學生知能的轉化。
關鍵詞:英語學習;講練結合;知能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263-01
依據(jù)認知規(guī)律,學生學習外語的過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感知語言材料,培養(yǎng)觀察能力;理解語言材料,培養(yǎng)思維能力;鞏固語言材料,培養(yǎng)記憶能力;應用語言材料,培養(yǎng)運用能力;活用語言材料,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這五個階段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很難分開。從教的角度上看,前兩個階段合為一起,稱為講解語言材料;后三個階段合為一起,稱為練習。這樣,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由講和練兩個大部分組成。學習外語要以練為主,講練結合。
由此看來,練是學習英語的“金鑰匙”。當然,這里的“練”是科學的練,是巧練,而非題海戰(zhàn)術。
一、加強以培養(yǎng)語感為目的的聽讀訓練
敏銳的外語語感是學好外語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重要標志。但它是在語言活動中發(fā)展而來的,并且是建立在語言內容而不是語言形式基礎上的。所以從初一年級開始,老師就要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練聽練讀,培養(yǎng)英語語感。
1、練聽,具體可分四個步驟:
(1)模仿跟讀階段。讓學生通過聽錄音或聽老師讀,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適當講解意群、連續(xù)、弱讀、清輔音濁化等語言特征和現(xiàn)象;(2)辨音會意階段??梢允且唤M組的單詞(如ship/sheep;it/eat;Miss/Mrs;T/G等),也可以是一組組的句子(如:Is this a box?/Is this a bus? /Are they students?/Are there students?/The glass is small/The class is small等)。在此階段教師除加工語言材料之外,還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識別數(shù)字、時間、日期等方面作專項訓練;(3)技能訓練階段。本階段主要是以情景會話和短文理解作為聽力材料。以上三個階段應為教師控制下的聽力訓練。(4)智能培養(yǎng)階段。即指導學生獨自去聽錄音、廣播。這階段應屬非控制下的聽力訓練。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如翻錄磁帶、告訴學生可以收聽什么波段或頻率的英語廣播等。目前,我國英語教學在初中階段仍要加大聽力訓練的密度和廣度。因為初中階段的語言形式簡單便于記憶,語言內容便于感知,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若不加大訓練的密度和廣度,就不利于學生在語言接觸中自然地內化吸收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感。
2、練讀。語言材料要多讀,尤其是課文---規(guī)范化的閱讀材料,既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出聲地朗讀,也可以采取默讀的方式進行思考。精妙之處要圈圈點點,一方面注意句子結構,另一方面通過語詞激發(fā)喚起有關表象、再造想象以及各種聯(lián)想或者在情感上引起強烈共鳴,或者運用語境和自己的體驗品味出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只要長期堅持背誦大量語篇(包括對話),就基本上能掌握英語的“語序”和“一般結構”,在接受外界語言刺激時就有較高的“預期能力”,即只聽清對方的個別詞語就能感悟一句話,甚至下面要說的內容。有了這種“預期能力”,語感也就形成了。
二、突出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說寫訓練
理解能力是表達能力的前提和條件,而表達能力的優(yōu)劣又對理解能力的提高產生正或副的作用。所以在加強培養(yǎng)語感為目的的聽讀訓練的同時,還必須突出提高表達能力的說寫訓練。
1、練說。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來聯(lián)說:①從復述課文開始:對照課文以詞類轉換的方式進行復述;改變人稱進行復述;抓住大意,簡要復述。②把單詞或短語放在熟悉的句型中造句。學生一般都覺得生詞難記,死記硬背效果不佳且枯燥無味。若使用這種方法把每個生詞造三到五個句子,那將是一舉兩得:既訓練了遣詞造句的基本功,又訓練了說英語的語流。③練習會話。教師應主動,除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說英語的語境外,更要注意隨時誘導學生講英語。只要學生能用英語進行回答,目的也就達到了。經常這樣就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樹立他們的信心。如果全班的學生都能這樣做,那么學生之間就可以創(chuàng)造情景練習會話。④每周或每月定期開展英語角或英語活動日,擴大言語實踐量。
2、練寫。用英語練寫,不但能鞏固學生英語詞匯、句型、習慣用法、語法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達到用詞準確、句型恰當、語法正確的境界;其次,學生經常通過寫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以及完整表達思想的能力。再次,在寫的訓練中,學生能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進而活用語言,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能力。就寫的方法而言,①最好是抓住課文這個語言材料不放,筆頭、口頭復述并舉,縮寫或改寫。②提供語言點,讓學生連句成文。③要注重對命題作文,看圖作文,提示作文和看圖填空作文等分類進行系統(tǒng)訓練,以了解和掌握相應的文體寫作知識及技巧。當然,在寫的過程中要把握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有針對性地訓練。
三、注重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綜合訓練
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學生要學好英語必須具備自學能力。因此,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還要進行綜合訓練:①學會怎樣使用詞典,訓練查詞典時的迅速、準確。每節(jié)課的生詞都讓學生自己讀或者查出單詞的意思詞性和用法。②教會學生抓住預習、上課、練習、復習和總結這五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訓練;③指導學生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尤其是英語讀物,多方面了解英語特有的表達法、習慣用語、思維習慣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情趣。
總之,學習英語要從學生實際、學生發(fā)展出發(fā),著眼技能,提高素質,做到有目標地訓練,有步驟地訓練,形式多樣地訓練,提倡講究方法的訓練和綜合能力的訓練。以訓練推動英語教學的進程,以訓練促進學生知能的轉化,為學生真正把英語作為學習交流科學知識的工具來使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道義.黃遠振. 新課程標準帶來的新觀念[M]. 2005-04.
[2] 韓 良.英語教學法綜合運用藝術[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 [C],1997.
[3]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 高天明.二十世紀我國教學方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
[5]. 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