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璇
摘 要:伴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競相應用于課堂中,并顯現(xiàn)出一定的成效,其中游戲教學法的實施與運用,一時間掀起了一股教育熱潮,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歡迎。對此,以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為研究對象,闡釋了游戲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重點探微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設計與開展,從而優(yōu)化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慣式。
關鍵詞:語文學科;游戲教學;設計;開展
自古以來,游戲都是受人追捧的,尤其受孩子們的青睞,但這種游戲絕不局限于簡單的戶外游戲、動手游戲,還囊括了一部分智力游戲,加之現(xiàn)今游戲產(chǎn)業(yè)的愈演愈興,可見游戲?qū)θ祟惡同F(xiàn)代社會都有著重要影響。不少教育學者發(fā)現(xiàn),游戲融入教育事業(yè)不僅拓寬游戲的涉獵范疇,而且能夠為教育事業(yè)開創(chuàng)一片新的天地,事實證明也如此,于是筆者在此探微游戲?qū)πW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影響,并闡明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設計游戲、開展游戲。
一、游戲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
簡單來講,游戲教學既充分考慮了人們喜愛挑戰(zhàn)游戲的特征,在課堂教學、教學方法中融入游戲,或者說把游戲作為一條線索貫穿于整個課堂始末,讓游戲與學生愛玩、好奇的性格特點碰撞后產(chǎn)生一種學習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推進老師的課堂教學,最終提高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高效課堂。
在學科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可謂是將學習過程轉(zhuǎn)化成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運用游戲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具有提升課堂效率的作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深化語文教學內(nèi)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增強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觀念和創(chuàng)造力,可謂益處良多。除此之外,游戲教學法運用課堂時,可將其歸結(jié)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但是,游戲教學法也屬于情景教學法的一類,所以也具有情景教學法的特點,加之游戲教學法始終以“寓教于樂”為準則,因此它自身的優(yōu)越性使得眾多老師一一采納了此法。但需注意的是,雖然游戲教學法充分帶動了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但是也不可在課堂上無節(jié)制地使用此法,把握不好度的話,課堂最后會變成取樂場所,而不是神圣的教育之地。
二、據(jù)實探微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設計與開展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設計
1.合理選擇游戲教學內(nèi)容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身的特殊性,加之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多樣性,小學語文老師在選擇低年級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中,要周全考慮主體、客體,滿足主體與客體間的發(fā)展需求,而且還要聯(lián)系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身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還要滿足合理性、趣味性、生動性等多種要求,這樣才更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也只有這樣,小學低年級學生才能夠自覺享樂于語文學習之中,才能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更快地提高語文水平。
2.遵循游戲教學設計原則
要想真正做好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設計工作,一定要嚴守以下三大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開展語文游戲教學時,需明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組織的游戲也要盡可能迎合學生的喜好,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游戲?qū)W習的主動權,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情境性原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游戲就是從生活的基礎上抽象出的一種活動形式,經(jīng)過藝術加工最終得以具象化、真實化,但這種具象與真實又符合生活自身的情境;第三,參與性原則。之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中開展游戲教學,其最大的目的即為借助游戲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鼓勵學生參與到游戲中,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游戲教學的作用與價值,因而小學低年級語文老師在設計游戲時,最好能設計一些參與性高的游戲,便于小學生的參與。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的開展
1.角色游戲的開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稚氣未脫、好奇心極強,且想象力十分豐富。面對這樣一群學生,語文老師應當盡量迎合他們的特征,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以便充分展現(xiàn)小學生獨具的才賦。例如,在《陶罐與鐵罐》這一課的學習中,語文老師可組織學生扮演游戲,找兩名學生分別扮演陶罐、鐵罐一角,首先老師可準備一些必要的道具,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擇可用上的道具進行故事的延伸與擴充,然后結(jié)合文中陶罐與鐵罐的對話進行情節(jié)表演,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可以充分張揚語言、肢體,生動塑造陶罐與鐵罐的不同角色。又如,學習《兩只小獅子》一文時,老師還可繼續(xù)沿襲角色游戲的方式,找班上的小孩子扮演獅子媽媽、勤奮的小獅子、懶惰的小獅子等角色,借助肢體動作、語言態(tài)度表現(xiàn)勤奮的小獅子與懶惰小獅子的根本差異,并為兩只小獅子的未來成長編一個結(jié)局,豐富故事內(nèi)容、情節(jié)的同時充分闡釋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道理。類似這樣的低年級語文課文還有很多,老師皆可以采用此種角色游戲手段開展語文教學,長此以往堅持下去的話,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角色扮演游戲中不僅能夠強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識,而且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想象思維,可謂一舉兩得。
2.傳話游戲的開展
人盡皆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情、一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以后,我們才會在這件事情、這門學科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語文學習同樣如此,小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習感興趣,他們才會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更好的成效。例如,《小蝌蚪找媽媽》這一文中,其主要講述了小蝌蚪在經(jīng)歷了身體成長變化后,它游著去詢問鯉魚媽媽、烏龜、青蛙三種動物是否是它們的媽媽,最后在自己成功變成一只青蛙之時也成功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媽媽,真正成長為捕捉害蟲的小衛(wèi)士。在這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需要貫徹語文游戲教學的另一種實施方法——傳話游戲,即老師提問道:“小蝌蚪和鯉魚媽媽、烏龜、青蛙都說了什么話呢?它是怎么詢問的呢?現(xiàn)在我們大家模擬一下?!敝螅蠋煂嗉壍膶W生進行分組,并與學生共同商定小蝌蚪在面對鯉魚媽媽、烏龜和青蛙所說的話,暫且定為“鯉魚阿姨,為什么我們媽媽不在身邊?您知道它去哪里了嗎?”“媽媽,我們來找您了(對烏龜說)?!薄澳?,鯉魚阿姨和烏龜都說您是我媽媽,對嗎?”隨后老師組織各小組進行傳話比賽,哪組最快、最準確地將這三句話從第一個孩子傳到最后一個孩子即為獲勝。這樣的游戲看似簡單無深意,但這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好玩的,對于低年級學生理解語文教材內(nèi)容是有益無害的。
3.音樂游戲的開展
小學階段的一堂語文課僅僅40分鐘,要想在這40分鐘內(nèi)既完成教學任務,又達成預期的教學成效,這對于活潑好動、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的低年級學生來說較困難,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老師合理開展游戲教學、科學組織課堂活動便可促成這一效果,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音樂游戲何嘗不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優(yōu)美的音樂常常會給人帶來聽覺享受,而且還能夠調(diào)整人的心情,放松身心、保持愉悅。例如,學生經(jīng)過緊張的誦讀之后,老師可播放這樣一些輕快舒緩的音樂,幫助學生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又如,給小學生教授拼音時,老師可嘗試給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jié)等譜上曲子,讓學生傳唱。這樣做既降低了拼音記憶的難度,而且還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以《聲母表》為例:
1 2 3 4┃ 5 5 5 43┃4 4 4 32┃1 3 5 0┃6 6 65 4┃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5 5 54 3┃4 4 43 2 ┃1 3 1 0┃
z c s 還 有 y w 要 記 住
再如,上課時間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時,老師也可喊“一二三”,生答“都做好!小嘴巴,不說話,大眼睛,亮晶晶??蠢蠋?,仔細聽,動腦筋,愛思考”。這樣的兒歌看似簡單,意思也十分淺顯易懂,但足夠給予小學低年級學生及時的提醒,這對于學生學習的督導、課堂表現(xiàn)的監(jiān)督十分有益,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也是意義重大的。
總而言之,于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教育中融入游戲教學絕非易事,其不僅要求老師有足夠的恒心與能力,而且還需要小學生的緊密配合,這才能靠近成功。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的行為是不可控的,因而小學語文老師要努力做好游戲教學的設計與開展,在細節(jié)問題上謹慎懇切,發(fā)揮游戲教學的最大效益。在此筆者還要再說一點,即游戲教學固然效果明顯、益處多多,但還要把握好游戲設計尺度和開展尺度,切不可讓游戲教學“喧賓奪主”,反倒失了最初開展游戲教學的美好初衷。
參考文獻:
[1]朱潔.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蘊含的教育價值研究[J].課外語文,2013(18).
[2]陳瑞興.試析互動游戲?qū)πW語文課堂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
[3]李樹根.試析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J].語文學刊,2013(11).
[4]鐘曉仁.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游戲教學方法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5).
[5]徐向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3(04).
[6]鄭進福.淺析小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3(03).
[7]陳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原則與方法探析[J].內(nèi)蒙古教育,2013(06).
[8]姚向芹.語文課堂游戲化教學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 2013(0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