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英
【摘 要】針對應用技術型院校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渠道、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教學團隊等方面提出應用技術型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C-0045-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這些年來,在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下,在各個高校及思政課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課教學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必須看到目前在這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應用型技術型院校,如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思政課”的自身特點,泛泛而談,由于授課仍然以課堂講授為主,追求理論多、深,而不能有效結合學校轉型的發(fā)展和特點以及學生的需要和專業(yè)特點進行教學,選擇的教學方式不適合應用技術型院校學生的特點,導致教學效果不顯著。因此,為了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感染力,應大膽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和探索,以切實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感染力和教學實效性。
一、選用創(chuàng)新實用的教學模式
以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為例。該學院在辦學之初,“思政課”采取的是傳統(tǒng)式的大班教學。由于學生理論基礎相對薄弱,不太喜歡枯燥的理論,盡管教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講授課程內容,但課程教學的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對此,應在堅持課程教學“四個統(tǒng)一”的基礎上,大膽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八颊n”教學研究,首先應開展教學模式的研究,可以“問題”為導向,構建“項目+團隊+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以促使“思政課”教學課堂煥發(fā)生機,生成效益。
二、選擇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
目前應用型技術院校的教學對象是應用技術型院校學生,他們比起一本和二本的學生有自我矮化的思想,家庭條件比較好,被嬌慣,有一定的惰性,自信心不足,但他們愿意展現(xiàn)自我,渴望被認可、被贊揚……因此,僅有創(chuàng)新實用的教學模式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動力,這個動力就來自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精心挑選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目前適合應用技術型院校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有:學生對熟悉的社會熱點問題的研討、辯論,欣賞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參觀考察法,優(yōu)秀電影展播法,社會實踐調查,演講征文比賽、知識競賽,聘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講座……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選用這些教學方法,從而促使學生保持對思政課的新鮮感,產生求知欲,增強課堂的感染力。
同時,應鼓勵部分學生走出去,到國外的課堂中學習。以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為例。該學院鼓勵學生開展海外課堂活動,到加拿大交流學習,學生不僅能領略到異國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還能了解世界,拓寬眼界,明確方向,提升思想認識,做好國際人。歸國的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海外課堂成就了我們這樣一群青年人的夢想,讓我們內心受到觸動,開始思考人生的方向,并為之努力?!?/p>
“這一次海外課堂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一生,讓我的人生軌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戰(zhàn)勝了自己,贏得了導師的肯定,我將這一份證書好好放到行李箱中,回去要好好保護它,放在一個隨時能夠看見的地方,隨時鞭策我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己,達到人生的新高度?!?/p>
……
三、拓寬教學渠道
推進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高,僅有課堂教學還是受到一定局限。對此,要想使思政課讓學生終身受益,則需要拓寬教學渠道,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充分發(fā)揮學工處、院團委合作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應將素質拓展課納入教學計劃,并設置相應學分,作為學生畢業(yè)的條件之一。同時,應布置學生喜歡做的事,組織開展攝影大賽、網頁制作大賽、動漫制作大賽、演講比賽、微電影制作大賽等“90后”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項目,形式多樣,渠道多元化,在學生做事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讓思政課理論知識有效地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四、采用新時代的教學手段
在電子化、信息化時代,應用技術型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應采用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網絡、微博等技術手段,可與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和藝術設計專業(yè)師生合作共同研究開發(fā)教學軟件和動漫軟件,共同研究建設教學資源庫,設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軟件。這樣,能夠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在網站上(下轉第68頁)(上接第45頁)查找課程相關資料,可以與教師互動,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認識。
五、收集整理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資源
對于“90后”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采用枯燥乏味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他們會反感、逆反,不但進不了學生頭腦,而且還可能會讓學生對此產生排斥,甚至出現(xiàn)逃課、曠課等現(xiàn)象。對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對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收集整理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資源。可對轉型院校學生的需要做一份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認知需要,針對學生的需要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專業(yè)相結合來整合教學資源,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又能有效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六、精心打造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的綜合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對思政課的教學質量起著關鍵作用,因而,應用技術型院校應精心打造教學團隊,建立一支以教授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帶頭人的“雙師”結構師資隊伍。思政課教師應深入社會、企業(yè)一線掛職鍛煉,了解社會,了解企業(yè),建設由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校外專家學者、企業(yè)人士等組成的專兼結合的業(yè)務精湛的教學團隊,形成合力,共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兆華,張艷君.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
[2]莫軍成.關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8)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3JGZ209)
【作者簡介】鐘 英(1979- ),女,廣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