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青
摘 要:在課堂中,教師使用提問來組織教學是我們常見的方式,通過提問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借助知識載體相互了解、共同發(fā)展。教師的課堂提問將直接影響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和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262-01
在課堂中,教師使用提問來組織教學是我們常見的方式,通過提問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借助知識載體相互了解、共同發(fā)展。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苯處煹恼n堂提問將直接影響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和能力的發(fā)展。掌握好提問策略對于每位教師都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問題來談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藝術。
一、高中生物課堂應問怎么樣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喜歡問些“對不對啊?”、“好不好啊?”、“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問題,這樣的提問過于簡單,毫無思考價值,多數(shù)學生并未深入思考,只是隨聲附和,雖然答眾口一致,看似熱鬧,實是課堂活躍的假象,學生不加思考的隨聲附和。這難以有效地激起學生思考的欲望,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訓練和發(fā)展。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去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有些老師喜歡提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如教師在講授“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細胞器”時,提問學生:觀察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學生馬上七嘴八舌地開始回答“一個紅色,一個綠色;兩者都有很多細胞器”等等。教師本意是通過比較引出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動物細胞的特有細胞器分別是什么。而問題設問得模棱兩可,可作多重理解,最后沒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要盡可能符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做到有明確的指向性,便于學生有針對地進行思考。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可以聯(lián)系實際,要把課本中的知識跟生活實際、生產實際、自然現(xiàn)象等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理論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使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充滿牛活氣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細胞的滲透吸水和失水”時,可設計以下問題:當你把白菜剁碎準備做餃子餡時,常常要放一些鹽。一段時間后就可以看見有水分滲出,這些水分是從哪里來的?蔫了的青菜葉放人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又會有什么變化?對農作物施肥過多,為什么會造成“燒苗”現(xiàn)象?這樣的問題能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間時體會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符合新課程標準中“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的理念。
二、高中生物課堂應面向誰提問
有調查顯示,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會在“舉手的學生中選擇一位”來回答問題,有的教師總是“固定地提問某幾位學生”,而不管他是否舉手也提問他。提問的對象不應只是少數(shù)尖子生,不能孤立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否則學生的自尊心會備受傷害,認為老師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老師們可以綜合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參與互動的積極性、是否已經回答過問題,問題的難易程度等來選擇提問的對象。如“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的場所位于哪里”等這類識記知識的問題,可以面向基礎薄弱的同學。而對于一些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的提問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去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提問的終極目的應該是調動全班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全體學生都有被提問的可能,使提問具有普遍性。
三、高中生物課堂如何控制提問的時間
教師在課堂提問期間,一定要根據(jù)問題的難易度和學生的反應情況,控制好進度。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留出時間給學生有思考的余地,在這段時間內,教師既不要無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問,干擾學生的思維,比較好的做法是用激勵、期待的目光環(huán)視學生,獲取反饋信息,選準提問的時機和對象,取得最佳的提問效果。有些老師對于剛剛拋出的問題,由于教師過于心急,或估計時間錯誤,而自己來回答,或者未等學生表述完自己觀點時就做出評價,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據(jù)美國學者研究,教師在提出問題后,等待3秒以上,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教學效果會明顯提高,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也等待3秒以上,再評價學生的答案或者衍生另一個問題,使問題的回答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
四、高中生物課堂如何評價學生的個性回答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回答結果時,應始終堅持鼓勵的原則,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要默守原有答案,對于學生正確的回答,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教師可用“恭喜你答對了、你很聰明、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語言予以贊賞,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也不能一概否定,首先肯定答案中的合理之處,并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鼓勵,至于答錯的內容,決不能挖苦,諷刺,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可以親切和善意地指出不足之處,或者積極引導,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對于膽小內向的學生,在發(fā)言后,還可以就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進行鼓勵性評價。
從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感受到,課堂上適時、適度、富于藝術的提問,能充分體現(xiàn)以知識為載體、能力為立意的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旨,是發(fā)展學生思維、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此,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充分理解課堂提問的重要性,精心策劃各種類型的提問,形成有自己個性的提問風格。
參考文獻:
[1] 徐良永.談生物課堂提問的技巧.生物學通報.2006.
[2] 梁 平.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