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言喜
摘 要: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的習題教學也必須進行著必要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因此,只有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教學的內容才能真正的達到學以致用的目地。因此,針對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主要途徑,旨在通過于此,全面提升高中數學的習題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數學;習題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26-01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持續(xù)推行,原先很多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了。傳統教學模式下,高中數學教師進行數學習題教學的時候往往喜歡“就提論題”的進行課程教學,而學生只要一旦學會了一種習題的解答方法,教師即會認為自己的教學目的達成了。很顯然,在這樣的習題教學模式下,學生就算會解答這道題,但是這個知識點換一種題目方式,很多學生就又不會做了。換句話說,學生沒有進行知識遷移能力。而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師必須一改傳統的習題教學模式,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習題教學主要途徑。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和改革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一般都是很大了,很多之前學習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到了高中階段,學習就會顯得相當的吃力。面對一些數學的習題,很多學生都不會解答,一籌莫展。因此,此時高中數學教師對于習題教學的觀念和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標下,要想提升數學習題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是基本前提。教師的習題指導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針對大部分學生在解題中容易犯下的問題應該給予特別的關注。教師可以專門花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近段時間學生在解題中常犯下的錯誤進行一個歸納總結。學生通過這堂課后,其在以后的解題中,一旦遇到相似的問題立馬就會緊繃心里的“那根弦”,盡量減少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此外,新課標下,要想數學習題的教學方式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借助適當的教輔設備也是非常有效的。其中計算機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輔設備,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學習題教學,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會變得更加的有條不紊,一些抽象難以表達的問題借助計算機也會變得更加的輕松便捷。例如,軌跡移動的問題是高中數學習題中的一個學生感覺很頭疼的問題。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板書和講解很難將這些軌跡的具體移動方式給出清晰的表達。而利用計算機后,軌跡移動就會很清晰明了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原本抽象難懂的知識點一下子變得非常的簡單明了。同時,利用畫面法也是讓一些復雜習題簡單化的一個有效手段。通過教師的畫圖展示,學生的吸引力很容易被教師吸引,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往往能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強烈的印象。
二、以問題為切入點,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開拓精神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問題教學是一種被越來越多高中數學教師認可的一種全新的習題教學方式。通過問題教學法,學生會逐步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開拓精神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產生。
第一,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合理引入問題的教學氛圍。這種氛圍的營造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并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換句話說,營造恰當的氣氛是進行習題教學的第一步。第二,有了以上氛圍的鋪墊,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現有知識的前提下開展一些適合于他們的教學內容。其中,一定量的習題練習、對于各類習題的對比比較等都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教學步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教學學生辯證進行思考的能力,并對學生練習的一些習題進行有效的講評。通過講評,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解題中思路存在的局限性,并在以后的習題解答中盡量避免犯下相同的錯誤。例如,觀察我們的數學教材我們不難發(fā)現,教材的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都是以問題最為課程講解的“引子”。在這里,問題被明確的提出,學生必須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后續(xù)內容的學習。由此可見,以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是何等的重要。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學生的數學思想得到不斷地強化,數學的概括能力也不斷得到提升。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對于數學習題的解答水平和解答能力也自然而然的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加強引導啟發(fā)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創(chuàng)新性數學思維模式
在高中數學的習題教學中,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不僅僅應該包括學生對于習題的解答方式,還應該在習題教學中找準時機為學生逐步帶來一些新的數學思維。因為,在數學解題過程中,數學思維的幫助往往是非常巨大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拘一格,將教材上原本單一的習題改編的更加具有開放性。在這種開放性習題的講解中,學生的思維能夠變得更加活躍,學生在習題解答中能夠最終收獲到的知識和啟發(fā)遠比原先的單一性習題要多很多。例如,一道看似簡單的習題,教師可以將其變得更加“花樣百出”,一題多解、一題多練等都是很好的變換方式。在這種變換的解題形式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收獲到諸如發(fā)散性思維、反證思維、逆向思維等很多種的數學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對于解答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是非常有用的。同時,在習題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樹立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懷疑精神,這對于數學解題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如,在進行圓方程習題解答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此題引入教學中。求三點A(0,0)、B(1,1)與C(4,2)的圓方程。傳統的解題模式往往都是要求學生利用圓的標準方程進行相應過程的求解,但是在求解之后,學生覺得過程是十分繁瑣的。此時,學生的懷疑情緒肯定會油然而生。學生會覺得通過這樣的解答方式是可以得出結論的,但是真的需要這么復雜的過程嗎?有沒有更為簡單便捷的解題方式呢?很顯然,此時學生產生的懷疑情緒對于后續(xù)習題教學的開展非常有效。因為正是有了這些質疑,學生的思維才能進一步被拓寬。教師在此時在適當引入圓的一般方程解題方式。很顯然,教師的教學目標能夠更加輕松的達成。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的解題教學應該有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方向和勢頭。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讓數學的習題教學變得更加的有的放矢,讓學生的能力的得到全方位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媛媛.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2, 10:117.
[2] 敬仕龍.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習題教學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 3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