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英
摘 要:歷史教學要給學生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恰切的歷史情境非常重要,影視資源因其獨特的形象性、可見性、直觀性,非常適宜用來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歷史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自己去探究歷史、發(fā)現(xiàn)歷史真相,教師可針對相關(guān)歷史問題,組織學生尋找相關(guān)影視資料、歷史文獻,在探究中學會歷史研究方法,學會檢索運用歷史資料。對于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深入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輔之以影視史料的觀看,以便幫助學生去理解那些年代久遠、以他們的閱歷和思維難以理解的歷史知識。
關(guān)鍵詞:歷史教學;影視資源;歷史情境;歷史問題;歷史文本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93-01
初中歷史的教學方式在逐步創(chuàng)新和完善,影視作品的運用為歷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有效途徑。影視作品突破了傳統(tǒng)歷史課堂文字、圖片說明式的教學方式,將圖文、聲音、視頻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充分應用到課堂中,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他們關(guān)注歷史的意識。所以影視作品運用于歷史教學的方式應該成為現(xiàn)今教師備課過程所考慮的方式。
一、影視作品收集與整理
雖然歷史教學手段在不斷創(chuàng)新,但影視作品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堂的方法卻很少被一些歷史教師采納。而影視作品其自身所具有的優(yōu)勢在歷史課堂上有著巨大的用途,所以影視作品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應用影視作品的前提是要在課前搜尋、整理好相關(guān)的作品資料。例如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關(guān)于這篇課文的主題有著大量的影視資料供師生去選擇。教師在篩選過程中起著引導作用,教師可以進行師生分工式地進行影視作品收集。比如學生組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合作收集兩部左右的作品上交給老師,然后老師通過學生上交的影視資料進行篩選,把最合適的資料最為課堂播放資料供同學們一起觀賞和學習。這個課前進行影視資料收集、整理的過程為學生最開始接觸歷史事件提供了條件,讓學生在收集過程中對相關(guān)歷史有著粗略的認識,從而促進他們在課堂上更加聚精會神地聽教師講解歷史,推動學生學習的發(fā)展。
二、靈活恰當?shù)貞脷v史影視作品,活絡歷史課堂教學
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中恰當?shù)夭シ艢v史影視作品,一方面可以豐富歷史教學內(nèi)容,起到活絡教學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將歷史情景再現(xiàn),讓學生從影視作品中將自身的情感與教學內(nèi)容達成一致,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了解,更有效的將歷史教學所要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樹立標準傳遞給學生。學生通過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觀看,可以更加直觀生動的對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進行深入了解,可以更加深刻的對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以及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與討論,進而,學習優(yōu)秀歷史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質(zhì),培養(yǎng)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比如在講授臺兒莊戰(zhàn)役這一課時,將《血戰(zhàn)臺兒莊》影視片斷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插播,學生們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通過影視作品的進一步詮釋,更加理解佩服為了國恥家仇獻出生命的抗戰(zhàn)軍人的形象。
三、通過影視史料檢索,探究歷史問題
歷史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自己去探究歷史、發(fā)現(xiàn)歷史真相。探究始于問題,學生往往是從開放性的入手開始學習的,因此,好的問題非常關(guān)鍵。一個好的問題可以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教師可結(jié)合當前對于某些在不同國家、群體之間存在爭議、模糊不清的歷史問題,找出具體的探究問題,分組設計探究方案,尋找相關(guān)影視資料、歷史文獻,在認真觀看的基礎上,撰寫研究報告,最終對于具有爭議的問題得出確切的歷史結(jié)論,對各組探究得出的結(jié)論進行集體總結(jié)交流。這種方法重點在于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歷史研究方法,學會檢索運用歷史資料,最終能夠?qū)⑽墨I性與故事性、歷史觀與生命觀、歷史事件與歷史研究方法進行有機結(jié)合,建立立體的歷史見解。同時,讓學生進行影視資料檢索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明確要求。下面以 “南京大屠殺”為例對這種策略的運用加以說明。南京大屠殺是一段讓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慘痛歷史,對于這段歷史,中國的學生大多都能有粗淺的了解。但是,近幾年日本國內(nèi)極右翼勢力極力歪曲否認事實,制造各種謬論,特別是篡改教科書,用錯誤的事實教育下一代。筆者出示了一段摘自日本教科書對于南京大屠殺真相的描述材料:“關(guān)于這一事件的實際情況,資料上有許多疑問點,有各種各樣的見解,現(xiàn)在還在持續(xù)爭論?!狈从衬暇┐笸罋㈩}材的電影,有《金陵十三釵》、《南京大屠殺》、《南京1937》、《東京審判》、《五月八月》、《南京浩劫》、《黃石的孩子》、《南京!南京!》、《東京審判》等十余部,紀錄片有《南京》、《拉貝日記》、《張純?nèi)纭返?。這些影視作品從不同視角詮釋和揭露日本軍人的暴行,可以說各具千秋。面對這些影視資源,教師要做細致的審讀,根據(jù)每部電影的不同視角、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其他的各種圖片、文字史料、口述史料也非常豐富,可以讓學生分組搜集資料,然后一起制作反映南京大屠殺真相的PPT、不超過4分鐘的微視頻,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展示。
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影視資源,與教材互為補充,互相印證,互相融合,可以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更加厚重,更加凸顯歷史教學的科學性。這方面正如傅斯年所說的那樣,“假如一件事只有一個記載,而這個記載和天地間一切其它記載不相干,則對這件事只好姑信姑疑,我們沒有法子去對它做任何史學的功夫。假如天地間事都是這樣,則沒有一切科學了,史學也是其一”。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8,9.
[2]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3]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J].清華歷史教學,2007(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