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娟
摘 要: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相比于平時的集體教學難度要高很多,不僅需要教師有很高音樂素質,還需要學生共同的努力。合唱是一個群體性的事情,要調(diào)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讓所有人員都學會才能實現(xiàn)。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成為廣大音樂教師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嘗試。
關鍵詞: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趣味性;教學輔助;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52-01
在小學音樂合唱章節(jié)的課堂上,音樂教師首先要明晰,合唱是一種音樂綜合性的實踐表演活動。它需要合唱的每一個隊員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映襯,在合唱中既要求每個隊員唱好屬于自己的聲部和旋律,又要保證隊員之間的音樂協(xié)調(diào)性和有效的配合,最終達到音樂的和諧演唱效果。在合唱的實踐中,它需要每一個隊員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高度的集中,在演唱的歌曲韻律中產(chǎn)生共鳴,達到一種具有高度“震撼性”和“藝術表現(xiàn)性”的音樂表演形式。那么,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合唱的效果呢?
一、增強教學趣味性,引起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做到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才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活潑的、又科學性的、藝術的活動中得到音樂教學的訓練。音樂教學過程是一個嚴肅的、認真的教學實踐活動,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免會感到吃力和乏味。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用有趣的活動吸引學生,使學生融入到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去,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和掌握合唱的演練技巧和方式方法。音樂的魅力,在于感染人、教化人,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充分使學生領會這種合唱的魅力所在。用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借助先進的聲光電器材,給學生展現(xiàn)一個震撼人心的藝術場面,為學生培養(yǎng)合唱技巧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并且把優(yōu)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展現(xiàn)給他們,使他們了解合唱有別于獨唱的藝術震撼。更好的為合唱表演實踐而努力。比如,合唱《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這首歌曲,在教學中就要先使學生總體領會合唱精神,并且展現(xiàn)一種祖國少年的昂揚進取行進在朝氣蓬勃的春天里的景象。在歌曲的音律和內(nèi)容的指引下,充分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思想表達。并且,在一般情況下,合唱的形式是比較多樣的,可以先分組練習,最終合成一個大的合唱團體。音樂教師要做到指引和引導他們發(fā)掘合唱藝術的魅力所在。
二、多形式的輔助,為學生合唱打下基礎
在音樂教學中,輔助性的音樂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生掌握科學的合唱方法之前,各種性質的輔導,包括器材輔導、教師輔導以及組織方式輔導都是必不可少的??梢哉f,優(yōu)秀的、多種形式的音樂合唱輔導對學生把握和提高音樂的合唱水平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于,小學生合唱隊伍,年齡較小,多種形式的輔導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帶動他們的思維活力。在各種形式的輔導下,也更容易達到合唱的效果。1.使用樂器器材輔導在小學的音樂合唱教學中,由于年齡、技術和熟練程度的原因,他們往往對一些音準和音程把握的不是很好,而使用樂器器材的輔導,就很容易幫助他們實現(xiàn)音樂的準確性。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合唱,由于一些音樂的區(qū)域比較簡單,可以先讓他們分開合唱、相互傾聽,接著團體音聲合在一起,在器材的輔導下一起達到音準和音程的合理位置。2.分角色演練輔助在教學中,有很多的多聲部歌曲,在這些比較難的樂曲演唱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加以判斷,對不同的歌曲內(nèi)容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分角色演唱和掌握不同的聲部學習,然后循序漸進,在學生達到要求的成熟階段之后,在團體合唱。此外,教師還可以適度的減低教學難度,使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教學合唱的實踐活動中來。
三、增加創(chuàng)造性教學思維
人們一般所說的創(chuàng)造性是指,個體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奇獨特的產(chǎn)品或能力。在音樂的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和聲音的旋律以及音域、音響等做到開創(chuàng)性的探索,給學生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提供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與機會。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曲,就可以將整個樂曲分為不同的小章節(jié),把原來的韻律和曲調(diào)打亂。讓學生們對新的音調(diào)和音高進行自主的探索和編創(chuàng),往往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創(chuàng)造性演唱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性以及對音樂的樂趣感都得到了有效的發(fā)揮,學生也更加能夠認識的自己的力量和有更多的音樂成就感,對其以后的人生熱愛音樂會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四、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
有些合唱曲目對小學生來說比較的難,歌曲的歌詞內(nèi)容多,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相對比較復雜,如:《精忠報國》這首歌曲,對小學的合唱功底就有很高的挑戰(zhàn),在十六個分音符和八個音符之間,在節(jié)奏的附點和大跳的音程中,學生都不是能夠很好的把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覺得比較吃力,如果教學不當,就會讓學生失去對學習這首歌曲的信心,不想學,不愿學的情緒就會滋長,也就會給教學帶來很大的阻礙。因此,音樂老師要對學生增加鼓舞性教學,鼓勵他們攻堅克難,從小養(yǎng)成不懼怕困難險阻的能力。為了克服這些苦難,音樂教師也可以使用一些輔助性的教學工具,將重點、難點“掰開揉碎”講給學生,給學生演示音樂的合唱難點,加深學生的印象和音樂音準的識別能力。增加趣味性教學,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一些有鼓舞性質的合唱歌曲。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使學生得到科學知識的增長和音樂的熏陶。
參考文獻:
[1] 吳 競.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現(xiàn)狀與策略[J];教師;2012年06期
[2] 張爾宏.對小學音樂課合唱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教研);2010年05期
[3] 王孝晶.對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