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星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外閱讀被擺到了語文學習的重要位置,成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也成為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關鍵。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和父母的配合與引導。特別是教師,一定要積極地去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興趣,指引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向,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興趣 家庭影響 老師引導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量,讓他們擁有“千里眼”“順風耳”,開闊自己的眼界,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然而,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也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鬃釉?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才能從閱讀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氛圍,親子共讀
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的練習和培養(yǎng)。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一過程中,父母要為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孩子善于模仿,家長讀書時,孩子也會拿起書來。我們還可以通過親子閱讀,由淺入深,讓孩子享受到閱讀的樂趣,真正地喜歡上閱讀。
現(xiàn)在父母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忙碌,很少有時間能陪孩子。有的一些父母,本身就沒有讀書的習慣,也認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不但不會鼓勵孩子博覽群書,甚至會認為讀課外書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做幾道練習題呢,這種觀念一定要改變。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孩子的思維,對孩子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如果每天抽出一點兒時間,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光可以使孩子獲得豐富的知識,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和孩子的交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孩子會很享受這個過程,會不知不覺中愛上讀書。長期堅持下去,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傾聽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為上學后的聽課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身為父母,一定要把心里的愛化之為行動、化之為語言,使孩子們盡早地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讓書成為他們終生的良師益友。
二、教師引導,促進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要有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
(一)激發(fā)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對此也做了深刻的思考,經(jīng)常組織一些活動,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濃厚興趣,逐步養(yǎng)成每天讀書的習慣。我要求孩子每天睡覺前利用二十分鐘的時間,讀兩篇文章,并向家長介紹文章內(nèi)容,家長負責簽字。看似要求很簡單,可是要長期堅持下來,也需要一定的毅力,這當然不能缺少了家長的配合。我會提前和家長溝通好,孩子介紹時家長提出一兩個問題,或者一個贊賞的眼神都能成為孩子讀書的動力,這樣一個學期孩子就可以讀上兩三本書。
每個學期我都會組織一次朗讀比賽。學期初我就向孩子們提出這一學期的閱讀要求,以及朗讀比賽的規(guī)則,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一年級時,就要求他們每天讀一首兒歌,簡短易懂,學生很快就能讀熟,并不會覺得是負擔,反而會因為自己會讀書了而感到開心。到學期末的時候,我就組織朗讀比賽,并要求家長必須參加。學生為了得到家長的表揚會精心準備,父母為了孩子在大家面前有好的表現(xiàn)也積極督促。整個學期堅持下來,學生在比賽中都表現(xiàn)出色,我獎勵大家每人一個小文具,他們都很自豪,好像得到了金牌一樣,家長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養(yǎng)成了每天讀書的好習慣。每學期我都會變換比賽的方式,讓學生永遠有新鮮感,也讓家長參與其中,起到對學生的監(jiān)督作用。每個星期我還會選出一個學生在班會時向全班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好書,要介紹書的作者、主要內(nèi)容、推薦理由,學生都很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讀過的書,因此讀書的時候也更仔細。長時間堅持下去,學生的閱讀習慣也逐步形成了。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是閱讀的服務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導演。教師只有導好了,閱讀才有“好戲”可唱。
(二)建立圖書角,為學生閱讀提供保障
學生閱讀量增加,對課外書的需求量也很大,經(jīng)常購買課外書,一方面出現(xiàn)了書籍的累積,也加大了家長的負擔。針對每個學生都有很多課外書,可很少有學生會反復閱讀這一情況,我在班級里建立了圖書角。圖書的來源就是班里的孩子,每學期每人帶兩本自己讀過的書放到班里的書柜里,大家的書都集中在一起,相當于每個人一下子擁有了幾十本書,讓學生的閱讀有了充足的保障,而且學生還可以互相交流,從中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另外,選出兩個圖書管理員負責管理圖書,每星期每個學生可以借兩本書,圖書管理員會做好記錄。還書時,還要求同時上交一份讀后感,這樣既保證了孩子的閱讀質(zhì)量,也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能力。
閱讀是獲得知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徑。學好語文的關鍵就是閱讀,長時間課外閱讀的累積,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課上,教師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知識的文學素養(yǎng)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全面調(diào)動學生課內(nèi)閱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課文的認知程度。課上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可以滿足學生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的閱讀需要;還可以開闊視野,增加知識的深度與廣度。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說過:“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于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們的心靈的,莫過于學習閱讀?!蔽覀円欢ㄒぐl(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趙海霞.淺談如何激發(fā)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
[2]金王凌.搞好課外閱讀,為學生“補補鈣”[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4).
[3]王銳.給學生一把閱讀的鑰匙——淺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2).
[4]孫千卉.養(yǎng)成教育理念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