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飛
摘要:物理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也是學生認為很難學好的課程。教師可結合一線物理教學的體會,探討學好初中物理的若干個關鍵方法與技巧,提出學生學好物理的關鍵因素,包括課堂學習、筆記整理、良好的思維定勢、開放的學習態(tài)度、課程間互補、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審題、做題習慣等,有助于學生盡快學好物理課程。
關鍵詞:初中物理 學習方法 技巧 體會
初中物理學科主要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xiàn)象,具有知識量大、系統(tǒng)性較強的特點,在物理學習中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具備教學反思能力,根據(jù)具體教學效果對課堂進行與之相適應的調整,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物理教學不能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槲ㄒ唤虒W目標,還應該認識到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入門和奠基階段,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構初步的物理學習模式。
1、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對產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學好物理。不管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實驗的操作,都是一樣的,只有產生學習興趣才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而事實也證明,學生的思維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才會更加靈活,豐富想象力的同時,還能使其觀察力更加敏銳,注意力也更持久。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他們具有堅強的一面,教師給予情感上的鼓勵,讓他們在情意結合中培養(yǎng)學習的毅力。
2、指導學生專心聽講,實現(xiàn)主動學習
初中的物理課程雖然并不是是很有難度,但是由于這是學生們學習生涯中第一次系統(tǒng)化的接觸物理,所以在這個時候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們在教課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們對于物理知識中的核心部分集中注意力,爭取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例如,在學習加速度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會選擇使用試驗來讓學生們更深刻的理解加速度的這個含義,那么這個時候老師們的引導就很重要的,由于學生們基本上都沒有玩過這些實驗,所以難免會有很強的好奇心,很多學生會將注意力放在實驗器材上,并不會去理解核心的公式和原理,所以這就需要老師們去引導,讓孩子們的好奇心從器材中轉移到核心公式中來。實現(xiàn)了專心聽講的目的之后,老師可以開始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fā)了。要知道物理知識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物理知識是構建世界的一部分,了解物理也就是在充分的了解這個世界。
3、指導學生正確觀察,引發(fā)創(chuàng)新思考
觀察是初中生們學習物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生們的觀察重點是要讓學生們去觀察核心。例如,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很多學生們的觀察點并不是在核心的原理上的,反而大部分學生都是看水在沸騰很好奇而已,所以老師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為孩子們做一些適當?shù)囊龑?,讓孩子們的觀察力都放在其中的核心上去。老師們可以通過一系列問題轉移孩子們的觀察點,比如,水沸騰發(fā)生了什么物理變化?水沸騰是水增加了嗎?為什么水沸騰會有水汽出現(xiàn)呢?等等問題,然后再通過觀察孩子們的表現(xiàn)來進行重點講解。在知識講解完畢之后,就需要引導學生們去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了。這個時候可以隨便選擇一個較為類似的實驗,讓孩子們用理論知識去實踐,然后記錄下詳細的信息,再讓孩子們從記錄的信息中找出實驗中變化的原因所在,相信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定能夠讓學生們對于初中物理的理解力更上一個層次。
4、注重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有很強的實驗操作性,很多物理問題可以通過實驗操作來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奧妙,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某一不經意的現(xiàn)象中蘊含的原理。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向學生演示物理實驗的過程,更應該鼓勵并指導學生獨立進行一些物理實驗操作,利用生活中的簡易工具完成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驗,在試驗中找尋物理學習的興趣。物理不是一門只存在課本中的學問,而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物理教材的編排也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結合課堂上的物理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進行思考,試著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升知識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教師只能在課堂上起知識的傳授和方法的引導,具體的學習還需要學生主動地探索發(fā)現(xiàn)。
5、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與規(guī)范
課下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而教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解題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解答理論類的問題時,可以按照講道理、擺事實、得出結論三個步驟進行解答。如,人在游泳時,同時用手和腳向后劃水就能前進,這是什么原理?回答:“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講道理),同時用手和腳向后劃水,則水給人的力就是向前的(擺事實),所以人就能前進(得出結論)。”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對此類題型的一般解題方法就能有所掌握。另外,電學類的題目中,電路復雜通常都是因為接入了電流表與電壓表而導致,還有就是電流表的內阻很小,電壓表的內阻很大。教師在指導學生時,可以引導學生將電流表作為閉合開關的一段導線,電壓表則為斷開的開關,這樣在簡化電路的同時,還能找出電路的主干。如,物理題要同時解答時,應該規(guī)范并全面,還要符合要求。如首先畫光路圖時,用實線畫出光線的傳播方向,用虛線畫法線和虛像;其次,問答題必須要用詞準確,清楚回答問題,避免答非所問等;最后,計算題需要寫文字說明時,應該寫明公式,代入的數(shù)據(jù)必須要有單位,最后寫明得出結果。因此,教師在教授新課時,除了知識點與概念要講清楚之外,在例題講解時還要重視解題方法與書寫格式,嚴格要求學生認真作業(yè),通過歸類講解、認真分析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解題的良好習慣。
結語
總而言之,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與實踐,幫助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一套屬于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朝泰.淺談初中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學物理,2008 (8).
[2]劉占剛.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