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
摘要: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廣西376名中職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探討中職教師常見心理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相關對策,為中職學校改善教師心理健康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教師;心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6-0283-02
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把健康信托給醫(yī)生,那么我們就是把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給教育者,把子女的靈魂,同時也把祖國的未來信托給了他們?!盵1]可見,教育的發(fā)展,教師是關鍵。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崗位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教師壓力不斷增加,教師心理問題也逐漸增多。中職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師的心理健康影響整個職業(yè)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關注中職教師心理健康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廣西中職教師進行調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并探討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和提出心理護理的相關建議,為中職教師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對廣西中職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500份問卷,回收427份,回收率為85.4%,其中有效問卷376份,有效率為88.1%。樣本的平均年齡為41.6歲;男性141人(30.2%),女性235人(69.8%)。
2.研究工具。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量表共有90個自我評定項目,10個測量因子:強迫癥狀、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恐怖、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及其他。量表采用1~5級評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差。
3.研究方法。本研究問卷施測為研究者親自到各中職學校教師辦公室進行問卷發(fā)放和回收;隨后采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描述性統(tǒng)計、T檢驗。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中職教師SCL-90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結果。將中職教師SCL-90各因子得分與全國常模比較,發(fā)現(xiàn)與全國常模相比,中職教師在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及焦慮癥狀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全國常模,其余無顯著差異(見表1)。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中職學校普遍面臨招生難的問題,中職學校入學門檻降低,只要學生愿意來,不管成績好壞,學校“全盤接受”,這使得中職學校學生整體素質降低。中職教師整日面對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加之工作量多,工作難度大,教學改革任務重等現(xiàn)狀[2],不少教師出現(xiàn)疲勞、頭暈、背痛等軀體化癥狀。此外,廣西中職教師的抑郁、焦慮得分顯著高于全國常模,當前中職學生大多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對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學習興趣不大、學習動力不足。盡管如此,社會、家長還寄予厚望,這使得中職教師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看到教育無果時易產(chǎn)生抑郁、焦慮等情緒,從而影響教師心理健康。對于部分中職教師,他們對教育工作抱有極大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追求完美,當教育效果不佳時易感到自責、苦悶,明知不必太嚴格要求,追求完美,卻難以控制,存在一定的強迫心理。
2.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的差異分析。將不同性別、學歷、職務、工作年限、職稱、婚姻狀況的教師各因子得分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在敵對因子中,女性教師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教師(p<0.05)。其余方面無顯著差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女性在職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現(xiàn)代女性承受的壓力卻不斷增加。對于中職學校的女教師而言,他們在學校里是教書育人的教師角色,在家庭中是母親、妻子的角色,他們不僅要承受來自工作上的壓力,還要處理繁重的家庭瑣事。一方面她要投入與男性教師一樣的工作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卻易被家庭事務分散精力,這使得女教師很容易產(chǎn)生抑郁、厭煩等心理[3]。在面對工作事務和矛盾時,容易與人爭論甚至大發(fā)雷霆難以控制,這是女教師敵對得分高于男教師的重要原因。
三、中職學校教師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1.外部因素。影響中職教師心理問題的外部原因有職業(yè)因素和社會因素等。教師職業(yè)是高壓力、高情緒勞動的職業(yè),在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發(fā)布的教師心理健康報告中顯示,超過80%的教師表示壓力較大。這些壓力包括工作壓力、經(jīng)濟壓力、評職稱壓力、家庭壓力等。一方面,中職學生大多是未成年人,是非判斷能力差,心理問題與不良行為多,無論是思想品質教育、養(yǎng)成教育還是科學文化知識教育、技能的訓練等都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使得教師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現(xiàn)行的中職學校辦學和教師教學績效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合理,獎懲體系不夠完善,考核、評比日益增多,教師疲于應付,難以適從,從而產(chǎn)生不良心理。
此外,教育是重要的國民事業(yè),社會、家長對教師都賦予期望,無形中增加了中職教師壓力,影響心理健康。社會外界普遍認為,教育好學生就是教師的本職和責任,也是評價教師價值的重要標準。因此,無論是有關教育部門還是學校管理者,都要求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精神和超常的工作付出,以滿足社會、家長期望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但學校重視教師的工作質量時,卻忽視了教師的生活質量;重視教師對社會的責任時,卻忽略了教師對自身的責任;倡導教師的犧牲精神時,卻忽略了教師對自身權益的維護。因此,為滿足社會對教師教書育人的期望而忽視了對教師應有的滿足成為中職教師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
2.內部因素。大部分中職教師接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學習成績優(yōu)異,自我要求高,自尊心較強,自我價值高,面對工作中的挫敗感和無助感,常常難以接受和適應。受傳統(tǒng)“師道尊嚴”的教育觀念影響,面對挑釁教師的個別學生,部分教師也難以處理。缺乏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人際調節(jié)能力,這些都可能導致中職教師教學效能感降低,出現(xiàn)焦慮、抑郁甚至軀體化癥狀。
四、中職學校教師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1.及時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由于中職學校教師屬于一個較為封閉,并且缺少一定關注與支持的社會群體組織。因此,學校內部的監(jiān)管機構乃至整個校區(qū)形成教師支持系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有效地穩(wěn)定且促進每一名教師心理的和諧與健康。國外組建的“教師中心”以及“工作組”值得我們借鑒。國外權威的研究中心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校級領導組織的幫助與全力支持在整個教師的支持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例如校長的時刻關心或管理可有效地減緩教師壓力,使教師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概率降低[5]。endprint
2.積極有效開展教師心理咨詢?,F(xiàn)階段,學校設置的心理咨詢室主要是面對學生開放,疏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jù)教育有關條例,學校教師心理咨詢室的設置應積極納入校級重點工作中。部分經(jīng)濟條件不錯的中職學校除配備安靜舒適的心理咨詢室外,還可專聘有關心理專家,使中職教師能有機會與心理專家交流或傾訴,排解心理壓力,維護心理健康,進一步提高中職教師心理健康整體水平。
3.社會各界的支持。將尊師重教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一是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師相關法律及教育政策,積極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政府加大對中職教育的投入經(jīng)費,進一步改善中職教師的薪資水平和生活環(huán)境。二是學生家長應理解和尊重中職教師的工作,積極與教師溝通,切不可將孩子身上的不良言行都直接歸咎于教師工作的失敗,這是對教師工作的不尊重,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心理負擔。家長應與學校、教師形成積極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學生,管理和監(jiān)督學生。三是社會外界應積極調整其對中職教師的過度期待和要求,應理解中職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客觀評價中職教師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6]。
4.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外界對教師職業(y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扮演的角色也逐漸多元,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更是學生的朋友、兄長甚至父母角色,這就要求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職業(yè)需要的知識技能,還要轉變教育觀念,堅定教育理想,加強師德修養(yǎng)。此外,提高心理健康的防護能力,正確認識自己,學會合理應對職業(yè)壓力,積極排遣不良情緒,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應對不斷的職業(yè)挑戰(zhàn)。
總之,中職教師肩負著為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輸送技能人才的神圣使命。中職學校主管部門或管理者應高度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共同營造出有益于中職教師心理健康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與此同時,中職教師需要學會自我關懷和克服不良情緒,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積極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與朋友和同事建立和諧友好的合作關系,提高自身價值和幸福感。通過努力改變自己,使中職教育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光明及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暴龍.如何解決中職學校教師的心理問題[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0,(4).
[2]李寧萍.淺析高職教師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調適[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3).
[3]陳迪輝.高職院校女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8).
[4]姜貴紅.中職學校教師心理壓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5).
[5]張麗婷.中職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24).
[6]李獻斌.中職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9,(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