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暨瑞鳳
【摘 要】模仿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剛學寫作的小學生要從模仿入手,先仿寫后創(chuàng)新,以提升習作水平。本文就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模仿遣詞造句、布局謀篇,提高習作水平,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做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習作 ? 模仿 ? ?布局謀篇
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因為從模仿起步能在理解與表達、積累與運用之間架起一條通途,可以說模仿是小學生學習習作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我們的教材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經典之作,在教學時,我們要依托文本資源,適時、適量地進行經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遷移,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之法。本文就習作教學中如何運用模仿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模仿經典,學會布局謀篇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顯然這里的“舉一”就是憑“例子”示范;“反三”就是讓學生仿照“例子”練習,形成靈活運用的技能。
模仿經典,學會布局謀篇,是著眼于整篇文章的模仿“點”,要抓住整篇文章布局謀篇特點,應著眼于一篇習作的題目、開頭、故事情節(jié)和結尾;著眼于分析整篇文章的思路、結構的安排、材料的取舍、順序的安排等訓練學生構思成文,落實到“寫”上,達到提高習作水平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一篇習作必須有開頭、故事情節(jié)和結尾,但開頭、結尾都不能長,中間故事要豐富多彩、一波三折。也就是一篇習作就要有精彩的題目、引人入勝的開頭、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積極鮮明的主題、余味無窮的結尾。教師在引導學生讀中悟出了布局謀篇的門道后,指導學生結合寫的實踐來加深認識。
二、放飛靈性,運用布局謀篇
(一) 題目精彩新奇
題目是一篇習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題好文一半”,充分說明了題目的重要性。古人將擬題比作“畫龍點睛”,龍雖畫好,但是要讓它騰飛,是需要一雙“明眸善睞”的眼睛。醒目而新奇的題目才能夠立刻吸引讀者的眼球,讓讀者眼前一亮,你的習作才能脫穎而出、鶴立雞群。
比如,學了“主標題中間用間隔號隔開”的題目方法后,學生明白此方法實際上是文章內容的大意提示,簡潔明了,抑或小標題凝縮和位移,好比風景區(qū)的導游指示牌。如在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之后,學生在本單元“童年趣事”習作中就模仿了此擬題的方法《童年·趣事·傷疤》。
(二)開頭引人入勝
古人把好的文章開頭比作“鳳頭”。如果習作的開頭寫得好,就會吸引讀者,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俗話說:“好的開頭是習作成功的一半?!蹦敲?,什么樣的開頭才算好呢?簡單地說,開頭能扣住題目并圍繞中心,寫得不落俗套、引人入勝,那就是好。
比如,學了巧妙地引用與文章相關的詩詞、歌詞、格言等作為自己文章的開頭,能使文章生動活潑,讀來令人親切,吸引讀者。如學生在《感恩祖國,從小事做起》征文活動中,就有很多學生引用了《感恩的心》中的歌詞導入主題。
(三)情節(jié)生動曲折
作為習作作品,中間部分為核心處,故事的起、承、轉、合與發(fā)展均在此處。所以,把“肚子內”的內容做好十分重要。
如《晏子使楚》一課教學,引導學生討論:課文為什么寫楚王三次侮辱晏子,而不寫一次呢?劇本《半截蠟燭》寫伯諾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個人輪番保護情報,三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情節(jié)均圍繞“半截蠟燭”的熄滅和點燃而展開,使得情節(jié)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產生了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故事的一波三折的運用,直接關系到讀者是否喜歡。此后在習作的運用中,大多數學生模仿一波三折的方法,使習作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起來。
(四)主題積極鮮明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主題積極鮮明才會備受讀者青睞。那么,習作如何集中筆力,突出主題呢?同學們可從審題立意,明確文章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方面模仿。在審題時一定要抓住主題的關鍵與實質,尤其要看準題眼,鎖定其寫作的重點,以此來凸顯文章的主題。如《將相和》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說說“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這三個故事之間由什么主題聯系起來。通過學習探究,學生明確了本文是圍繞“和”這個主題來寫的?!巴觇禋w趙”“澠池之會”——因為廉頗與藺相如的“和”,一文一武共同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保證了國家的安全;“負荊請罪”—— 廉頗與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通過這樣有意識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抓住主題的方法,達到模仿讓主題積極鮮明的目的。
(五)結尾余味無窮
俗話說:“織衣織褲,貴在開頭;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勝的開頭,還應該有耐人尋味的結尾。
比如,學了《啟發(fā)式結尾法》后,學生明白啟發(fā)式結尾能給人以教育或啟發(fā),給人一種“言已盡,意無窮”的感覺。如在教學《蒙著眼睛畫畫》習作中,學生就寫下這樣的結尾:“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明白了殘疾人的不易,知道殘疾人需要我們大家的幫助,還懂得了要想寫好作文,我們就要善于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聽、多看、多想。”
實踐證明,有了精品文的引路,就連平時怕寫作的學生,也能寫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習作,體會到寫作之快樂。通過有效性的仿寫,學生從不同程度上開掘了文本的潛在資源乃至創(chuàng)生了文本的新資源,這正是模仿經典,學會運用布局謀篇所綻放的活力、所彰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