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淵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地、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新課標對閱讀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總體來說就是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啟迪,心靈上得到美的享受。
【關鍵詞】小學語文 ? ?課外閱讀興趣 ? ? 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意義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睂嵸|上就是強調閱讀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閱讀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被忽略或輕視,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課本中的文章,他(她)們通常只是強調字的讀音、詞的意義、句子怎樣理解等等。字音、詞義固然重要,但沒有反復地閱讀,詞義、句子又怎么能理解呢?教師機械地給學生抄詞義,學生也就機械地背詞義,這樣的教學不僅不是閱讀教學,而且更可悲的是把學生當著一種機械使用。當然,有些教師也是反復引導學生對此文閱讀,通過閱讀來理解的,但僅理解此篇課文而已。在教學中,教師通常把閱讀教育的目標簡單地理解為讓學生讀懂課文,而不是學會讀書。他(她)們習慣性地用支離破碎的煩瑣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閱讀體驗,當然就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親近、熱愛之情,使很多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毙抡n標對閱讀提出了這一系列的要求,總體來說就是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啟迪、心靈上得到美的享受。
二、根據兒童的性格特征來調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妼W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為了讓小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來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低年級學生具有天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新奇的事物他們總想看一看、試一試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從他們感興趣的彩繪版的童話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哈利·波特》等,閱讀時他們可以借助書中的拼音識字,結合精美的彩圖,走進美妙絕倫的童話世界?!栋餐缴挕分羞€設有“星星詞典”,對故事中的生詞進行適當解釋,以便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在每個童話結束后,“智慧加油站”將為小朋友介紹故事寫作時的背景或寓意,讓孩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還設有“腦筋轉轉轉”,讓孩子在讀完故事后進行思考,從小培養(yǎng)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習慣,做到“學習與思考互動”?!豆げㄌ亍芬彩切W生們特喜愛的故事,文中的故事新奇,具有強烈的科幻色彩,每個故事情節(jié)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通過彩圖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學生很容易接受。這樣,既增加了他們的課外閱讀量,又滿足了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了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借助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來激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都需要表揚。故事人人愛聽,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是學生樂此不疲的故事。成語故事是青少年常用、應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語,結合豐富多彩且忠實于史實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于讀者在趣味盎然的閱讀過程中理解和記憶。如愛鶴失眾、班門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廬等等諸多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歷史、增長見識、提高學習成績等諸多方面都受益匪淺。老師可先從成語故事或童話故事說起,并告訴學生故事的出處,學生自然會去尋找,因為他們希望通過講故事來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常言道,娃娃是夸長大的,是在肯定中進步的。小學生希望得到表揚和贊賞的急切心理常常表現出來,老師在指導閱讀教學時,只要細心地觀察就會發(fā)現,并及時給予他(她)表現的機會,大大表揚講故事的學生,其他學生也會爭先恐后地來講。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大增。
四、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增強其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據這一規(guī)律,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眼、口、手的實踐去感知事物,獲得表象,借助圖像直觀、語言啟迪,促進思維逐步內化,從而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結構。如讓學生根據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的內容及彩繪圖來表演、親身感受故事,把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融于一體,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增強閱讀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這不僅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而且還能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