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理
摘 要
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與一個具體的任務相結合的,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中職;計算機教學
1 任務驅動教學法及其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2000年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研究中被逐漸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創(chuàng)設任務情景,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通過合作探究展開學習活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子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基本的特點就是教師將知識點融入到任務中,引導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的是導演的角色,是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是學習任務的設計者,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學生則是課堂中的主人,是真正的實踐者。計算機課程是集知識與技能于一身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用“任務驅動”進行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及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主要采用“板書+上機實踐”的模式:先介紹理論知識→舉例講解(或演示)→課后習題上機驗證,即使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學生不能及時消化知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仍然不到位。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任務驅動教學法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直觀效果、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因而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
2.1 明確課程目標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任務
教師在教學活動前,要根據(jù)課本的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中職《網(wǎng)頁制作》課程中“超鏈接”的講解就可以采用。首先展示學生之前做的“班級網(wǎng)頁”案例,這個例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興趣較高,學生會發(fā)現(xiàn)展示的只是一個個頁面,不便于瀏覽,那么怎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網(wǎng)站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光有網(wǎng)頁還不能成為網(wǎng)站。這樣一個大的任務就形成了,學習目標自然明確。
2.2 引導學生分析、分解任務
任務呈現(xiàn)出來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應該怎么做,或者立即讓學生自己去做,而是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理清問題,弄清任務。師生可以共同商討將一個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子任務,制定出操作的步驟,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給我指個方向,不要把全部結果告訴我,留著讓我思考吧”。
例如上述例子,網(wǎng)頁中的鏈接具體有哪些呢?學生觀察根據(jù)教師的演示分析主頁中的鏈接,分析回答并觀察主頁上還有哪些鏈接以及它們之間的不同,教師適當點撥,最后讓學生思考并完成整個頁面中的超鏈接,寫出詳細的任務完成步驟。最終引導學生把任務分解成兩個小任務,一個網(wǎng)頁中文字超鏈接的實行,另一個圖片超鏈接的實現(xiàn)。
2.3 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探究、實施
在任務探究和實施過程中,對于一些學生較難完成的任務,教師的指導要及時跟上,要適當?shù)靥嵝押图皶r小結,也要注意保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對WORD中函數(shù)的應用,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利用WORD中的公式對一些表格進行計算呢?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對于有些函數(shù)教難理解的,教師可以點撥學生,例如在WORD表格中求“平均成績”列時,用“=AVERAGE(LEFT)”運算的結果是否符合實際?讓學生明白括號中的LEFT、RIGHT、ABOVE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同時可以提示學生是否可以用“=(A1+B1+C1+…)/N”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呢?通過這樣的引導探究,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更快的掌握理論和實踐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在“做中學,學中做”的真諦。
2.4 做好分析評價,歸納總結
完成任務后,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然后進行討論、總結和評價,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去評價,才能讓學生把自己的任務做得更加完美。同時也做到查漏補缺,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3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普通應用,要想取得最佳的效果,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3.1 任務設計要合理
在設計時“任務”要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學習要有漸進性,要做到分層教學,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完成一些難度不大的任務,對于較好的同學可以引導他們完成稍微復雜的問題,避免“一刀切”。
3.2 保證任務與知識的系統(tǒng)性
教師既要重視任務完成后的總結,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從而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又要從總體上來設計任務,統(tǒng)籌考慮,將適合使用的任務驅動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有機聯(lián)系的任務鏈。例如在中職VFP教學中,全書就是以建立學籍管理系統(tǒng)做為主任務,再把主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子任務又可以分解成許多小任務,這樣逐步介紹數(shù)據(jù)庫的相關知識,最終讓學生了解VFP的相關應用,達到教學最終目的。
3.3 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習指導
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作用,不要只重視設計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自主學習或略了,這就本末倒置了。學生應在適當?shù)膶W習環(huán)境下,通過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來完成學習任務。但同時也不能一味的讓學生自己摸索,教師也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看看學生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及時為困難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可以做出一些示范性的操作。什么時候讓學生自主學習,什么時候去指導學生,這些都需要把握好,否則就取不到效果了。
當然,任務驅動教學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它也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要求不斷的改進和調整,對于不同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管哪種教學法最終還是要讓我們的學生能學到真知識,提高他們的實操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姜振安.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J].職教通訊,2003.
[2]張越.“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學問,2009.
[3]王振友.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1).
作者單位
安徽省廬江縣職業(yè)與成人教育中心 安徽省廬江縣 2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