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影
?
淺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
李忠影
摘要:隨著當前教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加入了微課的小學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活力,并且能夠更好地開啟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是新型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及延伸。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
微課是在教學中很短的一個過程,在新的課程標準之下,能夠有效地滿足教學實踐,并且主要以視頻為主,記錄了教師在課堂上或者課堂之外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講述的教學過程。微課的實施充分的順應了當前社會發(fā)展,并且將社會流行的培訓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能夠充分的適應當前移動教學的思想,同時也是當前素質(zhì)教育充分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都是教師在講臺教,學生在臺下學習。這是已經(jīng)形成的一種教學習慣。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時,另一種教學模式開始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那就是微課。微課的前提是讓學生提前學習課程相關的內(nèi)容,教師再開展教學。這樣學生能夠帶著問題聽課,鍛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微課的教學方式要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適合當前的學生學習,并且微課的制作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微視頻的制作,極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同時也挺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有些重點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講完之后可能有些接收能力較差的學生未能完全掌握,但是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復習,這樣極大的提高了學習和教學的效率。
(一)在語文朗讀當中的運用
語文教學中,朗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只有朗讀流標準、流利,才能更好地為后續(xù)的閱讀理解打下基礎。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朗讀一直是一個難點。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做示范,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但是由于漢語的博大精深,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語境下,音調(diào)不同也就表達著不同的含義。例如一個“啊”字,當它出現(xiàn)在一個句子前、后,以及讀音不同,就會代表完全不同的意義。如果不能正確的讀準音調(diào),就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使用微課的形式,教師只需要把“啊”這個字進行簡單通俗的講解,以及在不同的句式、讀音當中所表達的不同意義講解清楚,讓學生知道其重要性,就能夠達到很好地教學效果。一份制作精美的微課材料,可以進行廣泛的推廣使用,并且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課件,進行及時的復習。
(二)在自主學習當中的運用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課程,來制作專門的微課視頻,并且提前發(fā)送給學生作為課前預習的指導,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大概了解文章當中的人物性格。例如在《詹天佑》課程中,就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讓學生先大致了解他是什么樣的人,修筑的鐵路大致是什么樣子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微課,具體演示根據(jù)不同地形所設計出來的“人”字形路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詹天佑的才能,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這些問題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課前的預習,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微課的形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主動的學習。小學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基本還處于形象思維的狀態(tài)下。對于事物的接收,還停留在直觀、鮮明的色彩階段。通過微課的形式,可以將課本上抽象的知識點變得直觀、形象。加入一些立體的動畫,將更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月光曲》這篇課文當中,雖然課文將月光描述的非常美麗,但是學生是無法通過語言體會到的。只用通過微課的形式,將月光照進茅屋內(nèi)的景象通過實景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清幽的月光美景,學生才能夠真正的身臨其境,被微課吸引住。
(二)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教學,是教與學雙向溝通的過程。在微課的輔助下,教與學的過程可以發(fā)揮出更好地效果。教師要通過微課設置疑問,進行點撥。學生要通過微課學會自主學習。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生,這就要求學生的腦、口、手并聯(lián)協(xié)同,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當中來。
例如在《養(yǎng)成讀報的好習慣》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常見的報紙、讀報的姿勢等內(nèi)容展示出來。然后可以在課前提前準備一份報紙,在授課的過程中實際閱讀。通過這種方式,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漢語知識,博大精深。許多內(nèi)容均是可感悟而難于表達。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要引導學生充分的表達,各抒己見,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微課的引導下,讓學生可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互動。有了微課的幫助,課堂氣氛將會更加活躍開放。
如在老舍《草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草原,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草原?!帮L吹草低見牛羊”,“蒙古包、牧羊犬”這些都能通過微課直觀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去草原游玩,藍天白云之下有成群的牛羊,以及彎彎的河流、蒙古包和牧民……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當中進行交流討論,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激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樣,其他的課程也均可以采取類似的授課方法,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可以展現(xiàn)給學生美麗的西沙群島實景圖?!栋踩摹房梢哉宫F(xiàn)給學生實際腰鼓的整齊和震撼等等。
在微課的幫助下,要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變成學生積極學習的樂園。想要語文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就需要微課不斷地在課堂上展現(xiàn)實際情況,把語文課堂變成一個學生愿意并且樂意學習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上得到充分的飛揚。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4(4).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4(10).
(作者單位:吉林省磐石市煙筒山鎮(zhèn)雞冠山小學)
作者簡介:李忠影(1965.10.7-),男,漢族,吉林省磐石市人,職稱:小學高級教師。學歷: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