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五平
摘 要:中學語文教學在引導學生逐漸用好規(guī)范的簡化字方面,自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2000年就使用的新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課本的《語文》第一冊和第三冊就特別附錄有《簡化字總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梢哉f推行規(guī)范漢字,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本;漢字規(guī)范
由于語文教材和重要辭書在有關內(nèi)容上的混亂和錯誤,使得我們有時候無所適從。有時看著《簡化字總表》,卻不能解決實際困難。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際情況。
現(xiàn)象一:課本出現(xiàn)《簡化字總表》中本應簡化了的繁體字
我們知道,“征”與“徵”是一對繁簡字。《簡化字總表》第一表中赫然在目的是:“征[徵]”。并有注解:“宮商角徵羽的徵讀zhǐ(止),不簡化?!?/p>
但高中第二冊《語文》(2006年6月第2版)有唐代名相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的課文。
無獨有偶,同冊課文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有這樣一句:“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詩。”課本有注解:“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書畫家,字徵仲,號衡山居士,長洲(現(xiàn)在江蘇吳縣)人?!币贿B三個“徵”。
面對本應簡化而未簡化的繁體字“徵”,學生自然要問何以課本竟然如此的“不規(guī)范”?哪個對?
我當然回答學生:按《簡化字總表》寫成“征”對。學生又問:那課本為什么寫成“徵”?我便不好回答。因為這么簡單而清楚的問題,課本能錯誤?而且很多年都沒有人發(fā)覺而改正?只好查辭書,找根據(jù)。
《辭源》作“魏徵”,但那是繁體字排版的。簡化字排版的《辭?!穮s也作“魏徵”。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征:(徵)zhēng①政府召集人民服務。②征收。③征用?!薄罢鳎海ㄡ纾﹝hēng①證明;證驗。②表露出來的跡象?!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凡例》:“繁體字、異體字加括號附列在正體之后?!?/p>
《漢語大詞典》:“徵1[zhēng][征]①預兆;跡象。(按,其他義項省略)姓?!?/p>
由辭書釋義看來,《西游記》寫成“魏征”是對的。作為中學語文課文,是更應該按《簡化字總表》寫成“魏征”的,所以只能說:寫成“魏徵”是不對的。
但是,賈祖璋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不知道《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否那時寫成的。而課本對課文的題解說:“選自《生物學碎錦》(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年版)。經(jīng)作者同意,做了改動?!睙o從知道作“徵”是賈祖璋先生的原文,還是課本編者的改動?!掇o?!芬沧鳌拔尼缑鳎撼趺冢ㄒ嘧麒担?,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倍际遣缓稀逗喕挚偙怼芬?guī)定的。
現(xiàn)象二:課本出現(xiàn)《簡化字總表》和辭典中都沒有的簡化字
高中《語文》第一冊有節(jié)選自《國語·越語》的課文《勾踐滅吳》,其中有一句:“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無不歠也。”課本的注解為:“餔bǔ:給人食物吃?!钡逗喕挚偙怼贰ⅰ稘h語大詞典》與《漢語大字典》都無此簡化字。
同冊有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的課文。其中有兩句是:“輮以為輪?!薄拜娛怪灰病!钡逗喕挚偙怼?、《漢語大詞典》與《漢語大字典》也都無此簡化字。
查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等《關于簡化字的聯(lián)合通知》中的《〈簡化字總表〉說明》中說:
“漢字總數(shù)很多,這個表不必盡列。例如,有‘車字旁的字,如果盡量地列,就可以列出一二百個,其中有許多是很生僻的字,不大用得到?,F(xiàn)在為了適應一般的需要,第三表所列的簡化字的范圍,基本上以《新華字典》(1962年第三版,只收漢字八千個左右)為標準。未收入第三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簡化字或簡化偏旁作為偏旁的,一般應該同樣簡化?!?/p>
按照這個說明,課本的“餔”字與“輮”字,寫成簡化偏旁是對的。
但是,令人不解的問題是,為什么《漢語大詞典》與《漢語大字典》只有繁體字的“餔”與“輮”,而都沒有簡化偏旁的呢?不僅這兩個字,凡是有簡化偏旁的字,《簡化字總表》中沒有列出類推簡化字的,《漢語大詞典》與《漢語大字典》都無簡化字。那么,上引的《說明》所說的“一般應該同樣簡化”的“一般”是指什么情況?而相反的“特殊的(不簡化)”,又指什么情況?閱讀面廣的學生、學生家長、別的教師,會問我們語文教師:《漢語大詞典》與《漢語大字典》的這樣的字為什么不簡化?而連我們自己都不明白。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86年10月10日頒布的《關于重新發(fā)表〈簡化字總表〉說明》中說:“凡是在《簡化字總表》中已經(jīng)被簡化了的繁體字,應該用簡化字而不用繁體字;凡是不符合《簡化字總表》規(guī)定的簡化字,包括《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簡化字和社會上流行的各種簡化字,都是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應當停止使用。希望各級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和文化、教育、新聞等部門多作宣傳,采取各種措施,引導大家逐漸用好規(guī)范的簡化字。”
以上現(xiàn)象希望引起有關方面和同仁的關注。
參考文獻:
張偉.《簡化字總表》的注解[J].語文建設,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