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雷
摘 要:對于天生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幼兒來說,科學探究是他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一日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而科學的知識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太深奧了,而幼兒園正好在進行科學繪本的研究。幼兒對于科學繪本的興趣遠遠大于教師實驗性、籠統(tǒng)性的教學。在利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繪本的中心思想為原型,經(jīng)過對繪本內容的修改、括展,使之成為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繪本,讓幼兒更有興趣地遨游在科學探究的無限世界里。
關鍵詞:尋找鴨媽媽 小班 科學繪本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238-01
大借助繪本閱讀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不僅凸顯科學知識,也促進幼兒科學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走進自然探索世界。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繪本閱讀的教育是一件必須且有意義的事情。
1 從興趣入手,選擇合適的繪本
繪本能將一些難以理解的科學道理,通過畫面和簡潔的文字進行形象的講述。教師應善于挖掘繪本中的科學內容,將其作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素材并能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對繪本內容進行合理調整。并提供多樣化的探索機會,以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加速幼兒習得初步的科學探究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科學探究能力。
1.1適合幼兒年齡特點
要將精彩的繪本故事演繹為生動的科學教育活動,首先需要教師能選擇適宜的繪本。故事內容本身必須具有科學性,能夠適合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或學習科學知識。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形象生動的角色,對小動物的熱愛則更是濃烈?!秾ふ银唻寢尅分械男游镄蜗蠖际怯變核R姡變簩@些小動物之間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心理學表明:小班幼兒的有意注意水平比較低下,觀察的目的性比較差。科學繪本能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體驗,為孩子創(chuàng)設較大的想象空間,讓幼兒的思維想象自由馳騁,豐富他們來自動植物、自然界、生活等多方面的體驗,不斷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所以在選擇繪本圖畫時,應選擇色彩鮮艷、有分明色彩的繪本,而《尋找鴨媽媽》中的繪本圖片正是這樣的,這大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這些融自然認知、巧妙的構思、美麗的畫面、動人的故事、易懂的語言為一體的科學繪本則是給幼兒的一道道美味大餐,讓幼兒在享受故事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對事物的了解程度。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語言的完整性不夠。所以在選擇繪本的時候,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情節(jié)、有重復的對話、重復的情節(jié)的繪本,在《尋找鴨媽媽》游戲中,小鴨子在不斷地尋找自己的媽媽并且每次的提問都是一樣的。
1.2取其精華,去其槽粕
在選擇適宜的繪本之后,要根據(jù)活動的目標對繪本內容進行增減。就本活動而言,我們選擇保留繪本的故事大綱,同時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們對繪本內容進行了處理。小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是非觀,但辨別能力較差。他們愛模仿,所以在選擇繪本內容時應選擇正面教育的繪本。但在《尋找鴨媽媽》的繪本中,筆者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小動物在交往中都很沒有禮貌,在小鴨子問他們有沒有看到媽媽時,小動物們只管做自己的事情,都不抬頭看小鴨子或者回答小鴨子的話,這樣很不禮貌的行為,在原有的繪本中被我剔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禮貌性的對話。這樣的安排既不破壞原繪本的中心思想又剔除了一些對幼兒負面的情節(jié),可謂一舉兩得。
2 從準備入手,為繪本錦上貼花
2.1白板課件,妙筆生輝
電子白板以新穎生動,感染力強的特點用于幼兒園的教學中,它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而電子白板在繪本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使繪本的形象更直觀,色彩更鮮艷,畫面更栩栩如生,從而使繪本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在《尋找鴨媽媽》的繪本活動中,教師將整個繪本內容都融入到了白板中,教師運用了白板中的容器、隱藏、插入圖片、聲音、文字等功能,用千變萬化,引人入目的形式吸引著幼兒的眼球。如在活動的開始,教師將小鴨子隱藏在背景圖中,并用小花的圖案作為按鈕,讓小花融入到背景圖中,并在小鴨的圖片上隱藏了一個聲音的按鈕,只要點到小鴨就能播放出悲涼的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小鴨子的凄涼情景,愿意幫助小鴨子找媽媽。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沉浸在神奇的氛圍中,并愛上了科學,體驗到了科繪學習帶來的快樂。
2.2自主學習,深入指南
在《指南》中明確提出了要讓幼兒進行自主的學習。在《尋找鴨媽媽》的白板中展現(xiàn)出了自主學習,在學習形式上展現(xiàn)了自主學習。在白板內容的準備中教師將容器功能設置在其中,并提供三種不一樣的動物的腳供幼兒猜測,教師選擇讓幼兒自己去猜,而后拖拉至容器中,正確的則發(fā)出鼓掌聲,不正確的則返回,容器功能與自主學習合二為一。在學習材料的準備上,教師準備了四種不同的動物寶寶,讓幼兒在進行操作時能夠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寶寶進行操作,這也是幼兒自主性學習的表現(xiàn)之一。
3 從操作入手,提升幼兒經(jīng)驗
幼兒認識事物的方式大多來自于他們的直接經(jīng)驗。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認識更是如此,它是幼兒不斷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主動探索、反復嘗試操作而獲得的。這也是幼兒獲得的最感性、最直接的知識。
在《尋找鴨媽媽》的探索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動物媽媽的腳的不同來找到自己的媽媽為探索點??茖W活動有時很枯燥乏味,有趣的材料是對幼兒學習最好的刺激,教師在提供材料時一定要考慮材料是否具有科學性、趣味性。所以在材料的準備上,教師做了精心的設計,在操作底板上設置了樹林、村莊、天空、湖水的美麗風景,將相應的動物媽媽藏在了相對應的風景之后并只漏出了動物的腳,引導幼兒尋找動物媽媽。在幼兒的操作要求中,教師提出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動物,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并在選擇之后,看一看,說一說自己選擇的小動物是誰,它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難點前置給了幼兒,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了解自己選擇的小動物的腳的形狀,并能因此找到相應的動物媽媽。
一本優(yōu)秀的繪本能以其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深深地吸引住幼兒,增強幼兒的求知欲,不斷地引領幼兒觀察生活、持續(xù)閱讀,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充滿著好奇心和探究欲。那一本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帶給我們的遠不止于這些了,而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科學是一種探索,而探索是十分有趣的?!弊屛覀兏茖W繪本的實施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