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岳曉林
【摘要】目的:探討在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中,開展健康教育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90例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活動。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以及生活質(zhì)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95.6%)明顯高于對照組(80.0%),患者病情監(jiān)測、合理飲食、知識學習、用藥管理依從性上高于對照組,身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夠提高護理滿意程度和治療依從性,促進病情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老年;腦血管疾?。唤】到逃?;護理效果;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195-01
腦血管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老年患者是主要的發(fā)病群體,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1]。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該疾病的發(fā)病人數(shù)持續(xù)增加,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臨床實踐顯示,除了治療措施以外,護理措施也會影響到治療效果[2]。為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患者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45例)。在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在53—81歲之間,平均年齡(68.2±1.7)歲。在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在50—82歲之間,平均年齡(68.4±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具體如下:
1.2.1 方法 一是語言講解,護理人員使用簡單易懂的話語介紹腦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有正確的認知,從而樹立起治療信心。二是在醫(yī)院走廊、墻面上張貼疾病宣傳內(nèi)容,了解日常注意事項和預防知識。三是定期開展健康講座,邀請專家進行知識宣教,回答患者的疑問,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主動性。
1.2.2 內(nèi)容 (1)生活干預?;颊叽矄伪蝗毂3智鍧嵠秸?,定時幫助患者翻身,適當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移動患者時,要將其完全抬離床面,而不是拖拉。意識不清或躁動不安的患者,要在病床上加床檔。指導患者養(yǎng)成每日排便的好習慣,便秘者適量使用緩瀉劑。(2)飲食規(guī)劃。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體質(zhì)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要求營養(yǎng)搭配科學合理。高血壓患者限制鈉的食用,高血脂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葷多素。對于吞咽困難患者,進行流質(zhì)飲食或半流質(zhì)飲食;意識障礙患者采取鼻飼飲食。(3)康復訓練?;颊呓?jīng)過治療后,雖然病情能夠得到緩解和穩(wěn)定,但多數(shù)會存在神經(jīng)功能障礙,例如失語、偏癱等。為此,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重要意義,指導患者開展各種訓練項目,要求既滿足患者的實際情況,又不會為患者帶來不適。(4)心理護理。在疾病的損害下,加上患者年齡較大,很容易產(chǎn)生絕望、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利于預后和恢復。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及家屬進行積極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內(nèi)心想法,采取多種技巧來疏解不良心理。通過講解成功治愈的案例,來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5)出院指導。在出院時,根據(jù)患者的護理問題和后遺癥進行針對性指導,合理規(guī)劃膳食,制定適當?shù)倪\動方案,遵醫(yī)囑定時用藥。如果出現(xiàn)肢體功能減退、頭暈、言語不利等狀況,及時回院復診。護理人員要每月家庭隨訪一次,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治療依從性,對指導方案進行調(diào)整。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3] (1)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2)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病情監(jiān)測、合理飲食、知識學習、用藥管理四個方面進行。(3)比較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包括身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三項指標。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8.0軟件,其中護理滿意率、治療依從性作為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生活質(zhì)量評分作為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值在0.05以下說明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程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95.6%)明顯高于對照組(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健康教育指的是為患者提供有利于健康的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從而改善預后和恢復,提高生活質(zhì)量[4]。對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了解疾病危險因素,掌握日常注意事項,從而進行積極預防。在李畢香的研究報道中稱,一方面,患者通過健康教育能夠提升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操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強醫(yī)護人員的責任心,不斷提升護理服務技能和水平[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45例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達到95.6%,高于對照組的80.0%?;颊卟粌H在病情監(jiān)測、合理飲食、知識學習、用藥管理依從性更高,身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綜上,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夠提高護理滿意程度和治療依從性,促進病情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金燕.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02(08):2253-2254.
[2]程衛(wèi)秀. 社區(qū)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 吉林醫(yī)學,2014,11(35):7953.
[3]李成香. 腦血管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07(05):205-206.
[4]董海春,喬遠靜. 老年腦血管病患者恢復期健康教育體會[J]. 山東醫(yī)藥,2004,13(32):6.
[5]李畢香. 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老年心腦血管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09(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