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山
摘 要: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推進與深入開展,教育者的教育教學觀念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課改形式下,師生的角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成為課堂的輔助者。為了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育者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生命,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的表現機會,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面對日益發(fā)展與變化的社會形勢,面對來自新世紀的挑戰(zhàn),適應知識更新頻率的要求,一個人要想有所發(fā)展,僅僅靠在學校學的那些知識已遠遠不夠,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可以說,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當代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今天的教正是為了明天的不教”。確實如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教育任務。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教育的任務必然要從讓學生學到知識,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課的自主性學習能力涉及到許多方面,教師要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達到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無窮的。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促使學生自主、自覺、自我學習的動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關鍵。培養(yǎng)課前預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高效、更主動的學習課文內容,提高課堂學習興趣與效率。教師可根據課堂內容布置具體的有針對性的預習習題,讓學生獨立的解決,并在課堂上共同探討。例如在學《荒島余生》時,首先我讓學生預習生字詞、相關的文學背景及所選自的名著《魯濱孫漂流記》、文章內容以及主題思想。當然,并不是每篇課文都要像上面所列舉的那樣面面俱到,這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不同的學生有所選擇。
二、探究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真正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自主性學習能力的重點。在上述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在自讀課文學習中,注意教給學生自主性學習方法,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積累、運用語言。首先,學會理解、鑒賞語言。理解、鑒賞語言主要是對妙詞、美句、好段的理解與賞析。例如《觀舞記》中的美句,我指導學生從內容(語句內容)、修辭(修辭手法)、情感(作者情感)、作用(結構作用)四個方面去分析,學生掌握了方法只需要對號入座即可。其次,學會摘錄,積累詞句。理解并會鑒賞語言才能有意識、有目的去積累摘錄,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相互鏈接、缺一不可的。在學生的預習作業(yè)中我就明確要求學生每篇文章摘抄美句不少于三句。摘抄下來后,指導學生通過讀、背等方式積累。
三、提高語言的表達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教育說到底就是語言的教育。運用語言是語言學習的最高層次。學生在課文學習中,積累了優(yōu)美的詞句,最終目的是運用到生活中去,即“學為己用”。仿寫練習就是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這在大多數課文中都可以嘗試進行。例如《山中訪友》中,作者與山林中的自然景物對話,語言優(yōu)美、飽含豐富的想象力。我就把校園中的景物拍下來,放到課件中,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與其對話,寫成片段作文。除此之外,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課前讀篇短文就是一個省時又效果不錯的方法。當然,內容則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
四、利用輔助的文本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材中輔助信息可以給學生很多有益的提示。這里的信息主要指:單元提示、閱讀提示、課后習題、課下注解等?!皢卧崾尽笔菍σ粋€單元的整體“俯瞰”。“閱讀提示”是文章的導讀,它或揭示文章主題、或指導重點內容、或引領進行情感體驗。這些內容對于學生自學課文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可以這么說閱讀提示讀懂了、會用了,課文就學好了一半。所以上新課前我會有意提起單元的內容,考察學生對其熟練程度?!罢n后習題”是對“閱讀提示”的擴充與落實,它通過具體的題目使“閱讀提示”提示的重點在文章中體現出來。當然它也更兼顧三個維度的學習,其中既有內容的理解,又有語言的賞析,還有情感的體驗,而且題目設計也是逐層深入的。這些都大大擴充了“閱讀提示”所涵蓋的內容。因此從“課后習題”入手來學習課文是一個比較快捷的方法;“課下注解”則是學習課文的突破口,比如對課題的解讀。綜上所述,充分利用課本中提供的信息,對于自學課文是大有幫助的。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回給學生,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可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有利于學生智力和能力的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中學語文教學只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