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雯
【摘要】美術鑒賞能提高人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增加人文素養(yǎng),提升精神世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美術作品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本文就針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展開思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美術鑒賞教學;審美能力;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美術鑒賞教學是高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鑒賞能夠培養(yǎng)高中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但是許多學校仍然重視高考成績,美術學科教學流于形式,實際課堂進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下面就提高美術鑒賞課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一、注重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素養(yǎng)
美術教育能夠為學生展示生動、直觀的形象,在此基礎上開發(fā)人的抽象思維、豐富人的想象力。高中美術鑒賞課堂要改變單純的講授和灌輸美術知識的教學方式,應該圍繞美術作品形象開展教學,感染和熏陶高中生的精神。美術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形式,涉及許多方面的知識,例如文學、音樂、哲學、歷史、宗教、風俗、社會等相關領域。美術鑒賞中,鑒賞者對美術作品進行審美的過程,是通過鑒賞者的主觀認知和體驗評價與分析作品,因此要求鑒賞者必須具備基本的審美意識和修養(yǎng),才能使鑒賞者和作家實現(xiàn)審美經(jīng)驗的交流,與大眾的審美傾向相符合,美術教學中的鑒賞課就是使學生利用對藝術形象得到審美認知和體驗的教學活動。高中美術教師要將西方和中國美術的特征分析清楚,中國美術作品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提倡天人合一;西方美術作品將人和自然分開,認為人高于物。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比較和聯(lián)系,分析每件作品的藝術手法,在鑒賞中加工和提煉美術元素和知識,感受美術作品中的審美意境。
二、恰當整合美術鑒賞資源
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應該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善于收集和整合與教學目標相符合的美術教學素材,能夠選擇合理的教學題材,提升學生對美術鑒賞的興趣和熱情。不同的美術作品具有各自的特點,教師要在備課時分析重難點,對教材中的鑒賞作品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處理,對簡單易懂的作品可以讓學生自行欣賞,對重要作品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同時教會學生探索作品的突出之處,尋找美妙的閃光點,抓住作品的獨到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鑒賞美術作品需要藝術積累和審美直覺體驗,大部分高中生從小為應付考試往往缺乏藝術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視,美術審美能力和經(jīng)驗都有限,高中美術課時不多,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文字和造型對藝術作品進行描述,充分表現(xiàn)對自己對藝術的鑒別和感受,鼓勵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上、查找和篩選與鑒賞教材有關的資料和美術作品,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shù)鼗蛘吲R近地區(qū)的博物館、美術館、鄉(xiāng)土藝術作坊、藝術品商業(yè)街等,通過調查、參觀、考察、撰寫小論文等方式,提升高中生美術鑒賞文化積淀,激發(fā)他們對藝術的向往和創(chuàng)造力,在實踐中增加對社會與自然的美的感悟,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學會鑒別真?zhèn)魏图橙∷囆g養(yǎng)分。
三、加強學生的美術常識教育
美術鑒賞是審美的學問,需要良好的美術常識作為藝術基礎,如果沒有深厚的美術常識,美術鑒賞是膚淺的,必須以美術常識作為理論支持才能提高美術鑒賞層次,提出有價值和深度的觀點。美術常識包括美術相關知識、概念、術語等,重點是研究為什么“美”。例如美術鑒賞課堂中對蒙克的《吶喊》進行分析,教師應該指出畫作中的過分不協(xié)調的色彩和夸張可怕的形象,是為了體現(xiàn)自然給人們帶來的威脅和恐怖,從而釋放19世紀末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壓抑的心情,鑒賞者從中獲得震撼中的特定“美感”。教師應該避免讓學生簡單評價一篇作品與真實事物像不像,或者按照日常的審美標準看美不美的鑒賞方式,要善于提升鑒賞的理論高度,不斷歸納美術鑒賞的規(guī)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鑒賞思維和習慣。教師要多為學生展示與介紹中國畫等作品,通過美術名作的普及,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四、采用現(xiàn)代教學方式
高中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教法研究,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鑒賞課堂中的主體與核心作用,采用多樣靈活的教學模式。
(一)討論法
教師先展示美術作品,讓學生自主欣賞和臨摹,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由說出對作品的直觀看法。教師再提出對作品的思考問題,讓學生深入地觀察、思考、拓展對畫作的印象,體現(xiàn)了鑒賞和探究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深刻領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討論法要注重實效性,不能流于形式,為了課堂熱鬧而進行活動。例如《走進抽象藝術》一課,因為教學內(nèi)容比較抽象難懂,應該避免讓閱歷和認知水平不高的學生隨意討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運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為學生詳細、生動地講解如何鑒賞抽象藝術。
(二)創(chuàng)設良好情境,讓學生更好地品味藝術真諦
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滲透了深邃的內(nèi)涵、美好的意境、豐富的情感和精神。藝術作品能從形象上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在絢爛的色彩或者具體的圖形、線條中獲得收獲,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審美基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鑒賞品味。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搜集多種美術鑒賞教學資源,融合聲音、圖畫、圖像、文字、視頻等于一體,根據(jù)教學具體任務播放教材內(nèi)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拓展高中生的美術視野。教師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適合的情緒中,潛移默化陶冶情操,加深學生對作品的鑒賞水平。例如在《父親》油畫鑒賞課堂中,教師可以播放與父親有關的音樂,讓學生在深沉的音樂中體會作者對父愛的理解和對父親的一片深情。
(三)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調動高中生審美潛力
審美體驗是主觀感受,合理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能讓學生產(chǎn)生對美術的興趣,進而引發(fā)對美術知識和審美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思維更加具有開放性。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首先是教學方法趣味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更加活躍;其次,教學效果良好,能提升學生鑒賞積極性,在探究中增強審美能力和藝術底蘊;再次,教和學的有機統(tǒng)一,教師對教學的實際進度、時間、重難點、深淺度等恰當把握,同時要了解學生的藝術基礎和接受能力,使教學設計與課堂生成實現(xiàn)最優(yōu)化效果。例如,《中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課堂中,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對建筑藝術的藝術手法,從組合、造型、色彩、裝飾等不同層面進行欣賞,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不同時期的建筑各具特色,宮殿建筑藝術和社會文化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在合作討論中發(fā)表見解,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五、高中美術教師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
美術鑒賞指對美術作品的鑒別和欣賞,美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1.加強美術理論學習,因為美術鑒賞需要許多中西方美術史常識,教師具備豐富的美術史理論,才能靈活運用相關知識。2.注重對邊緣學科的研究。美術鑒賞形式多樣,需要綜合運用繪畫、雕塑、建筑、設計等藝術形式;內(nèi)容廣博,教師應該充實有關經(jīng)濟、政治、歷史、地理、人文等相關學科,廣泛閱讀書籍,增加知識面和藝術視野。3.時刻關注藝術前沿動態(tài)。美術鑒賞中遇到一些抽象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等,對其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美術鑒賞水平,教師應該加強對各種藝術形態(tài)和信息的持續(xù)性進修、學習,能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判斷。4.加強美術方面的基本功。美術鑒賞教師應該多練習繪畫、手工等活動,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風格和魅力。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美、探究美、應用美、創(chuàng)造美,在課堂中欣賞名畫佳作,從多姿多彩的藝術形態(tài)和風格中獲得審美欣賞水平和鑒賞能力,完善與健全審美觀,促進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小紅.淺談"色調"在水粉畫中的重要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34-37.
[2]張開升,戎永祥.把握美術學科“三性”構建有效課堂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