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以來,英語教學中的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未得到足夠重視,其內容與形式保持著單一化與統(tǒng)一化的傳統(tǒng)特征。本文在強化作業(yè)設計針對性、實踐性與開放性原則的基礎上,以案例形式對初中英語課后作業(yè)的布置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34-0041-02
【作者簡介】王海蓉,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實驗中學(江蘇蘇州,210521)教師。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發(fā)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采用直接講解、間接滲透、學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語言實踐活動,還要“幫助學生不斷嘗試和自我監(jiān)控使用策略的情況和效果”“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形成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并符合個人學習風格和需要的英語學習策略。換言之,發(fā)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既需要依賴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也需要將這種語言實踐延伸拓展到課外,即學生的作業(yè)中。
一、基于實踐性與開放性原則的作業(yè)設計案例分析
吳也顯在《教學論新編》中指出,作業(yè)系統(tǒng)如果安排得好,對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緊扣實踐性與開放性原則,筆者與同事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整理,現(xiàn)以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為例,試舉幾個作業(yè)設計的例子并作簡要評析。
案例1:“自定難度系數(shù)”的作文設計
【教材】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1
【課型】閱讀教學
【主題】Homes around the world
【作業(yè)類型】書面
Review the homepages of four foreign students,and make a homepage of your own.You may choose at least 5 items from below to talk about yourself.(At least 50 words)
□name □birthday □address(city and country) □favorite place □hobby
□ family members □family activity □pets □neighbours □weather
這個案例的亮點有三:一是緊扣新授課的內容與形式,學生上手比較容易;二是話題要求寫實,這類個性化的作業(yè)需要一定的創(chuàng)意,學生在完成以及互相交流時有一定的趣味性;三是對所列的十個要點要求可自選五個及以上,機動性大,確保了每個學生都有話說。
相對于讓學生抄課文、背誦課文而言,本案例顯然更符合“重語義輕形式”的語言教學觀,而且也兼顧了句型操練與語言知識,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寫一篇50字以上的“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作業(yè)的效果較好。
案例2:“基于實戰(zhàn)”的對話設計
【教材】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4
【課型】對話教學
【主題】Finding your way
【作業(yè)類型】口頭
Take the dialogue on page 43 as an example and make a weekend trip plan with your partner.Be ready to perform a conversation in class.At least 4 items such as destination,location,distance,transport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一般來說,這類功能性對話的強化訓練,教師往往會安排在課堂上當場完成,但如果安排為課后作業(yè),可以避免內容的膚淺化與單一化。結合討論周末出行計劃,這個對話設計可以凸顯語言的“真實交際”意義。一方面,學生可以熟練組織以出行目的地、地點、行程距離、出行方式為話題的生活對話,復習有關句式結構;另一方面,要求對話在下節(jié)課時現(xiàn)場表演,則不僅對內容還有語音語調都有了一定要求。此外,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相對簡單或復雜些的討論點。
案例3:“小組合作”的報道設計
【教材】牛津初中英語7B Project 2
【課型】專題教學
【主題】A school newsletter
【作業(yè)類型】小組制作
You and your group members are to design a page for our school newsletter.Choose 3 topics from below and write articles.Be sure to keep your articles brief and interesting.Draw some pictures or use photos to make it more attractive.
□Yan Wei won the school best singer
□Visiting the nearest science park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plants
□Do you know our favorite subject?
□Keep pets or not
□How do you like We Chat?
□Any other subjects you like
作為本冊教材的第二個專題訓練,這個作業(yè)設計合作不僅綜合強度大,話題寫作難度也明顯高于普通的書面表達。然而,小組合作的形式無疑在挑戰(zhàn)性不減的同時,降低了個體作業(yè)的難度。學生分為4人一組,要經過討論選題、分工寫作、修改排版、美編制作等工序,從而達到讓學生綜合運用幾個單元所學的知識、技能及技巧以培養(yǎng)口筆頭交際能力、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合作精神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教師在實際教育中常常會忽視或簡化書中Project的訓練項目,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以上案例較為典型,分別為獨立作業(yè)、二人作業(yè)與小組合作三種類型,展示了書面表達、對話練習與編輯設計等多種形式。
二、符合實踐性與開放性原則的英語作業(yè)設計的其他常見形式
1.素材收集型。收集或摘抄英文商標、廣告、指示牌、漫畫等,通過交流來欣賞或糾錯,增強英語與生活融合的意識。
2.知識拓展型。兩個以上短語造句、句子“擴容”、改寫句子、縮寫課文、續(xù)寫課文、根據(jù)課文編寫問題等,可讓學生在深入接觸句型、文本的同時強化語言知識的運用。
3.生活應用型。仿寫對話、短文來介紹家人、家庭、社區(qū)、城市、旅行、活動、節(jié)日、安排,這類個性化的作業(yè)給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供了發(fā)揮空間,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思維水平的提高。
4.視聽表演型。利用電腦、手機等錄制單詞、對話、課文朗讀、課本劇的視聽文件,或者朗讀小故事、短文等作為全班學生的聽力測試材料,提高英語朗讀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
對于教師來說,以上頗有顛覆傳統(tǒng)意味的英語作業(yè)設計是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需要拓寬思維視野,靈活處理教材中的文本,靈活調配素材與媒體資源。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設計出富有創(chuàng)意與個性化的作業(yè)反饋,讓學生做作業(yè)和教師批改作業(yè)成為師生情感溝通、教學相長的過程。
總之,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不僅要考慮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喚起學生完成任務的內驅力,讓學生在主動認真的作業(yè)完成中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的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