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
【關鍵詞】教師培訓 班級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8A-
0011-02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在班級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一種具有特色的價值追求和規(guī)范。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班級成員。中小學教師培訓雖然很多時候都是短期的集中培訓,但是參訓學員們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huán)境、班級風氣等都會對培訓學習的效果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環(huán)節(jié),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有助于學員個體能力素質的提升,有助于激發(fā)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教師培訓中的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有效開展“破冰活動”,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般來說,培訓剛開始的時候,學員彼此之間、學員與培訓教師之間都很陌生,這需要通過活動營造一個快樂的氛圍來消除陌生人之間的防御心理,引導大家放松下來,快速建立起聯(lián)系,進入?yún)⑴c培訓的心理準備階段?!捌票笔且粋€很好的形容培訓前期活動的詞匯。
“破冰活動”也叫熱身活動,有效的“破冰活動”設計既要根據(jù)學員的特點及培訓時間的長短作精心的安排,也要注重語言啟發(fā)的技巧,這樣才能使培訓者與參訓學員產(chǎn)生心靈溝通,讓所有的參訓學員在輕松友好的氛圍中相識、相知、相助,為后面的培訓學習作好鋪墊。
【案例1】小學骨干校長培訓“破冰活動”之一——相互認識
一、活動目的
幫助參訓校長互相熟悉,讓參訓校長在輕松、友好、有序的氛圍中一起愉快學習。
二、活動內容
(一)培訓者作介紹
培訓者以輕松、友好的方式作自我介紹,并簡單介紹本次培訓的背景、參與人員、培訓目標,引入“破冰活動”。
(二)找朋友——相互認識
培訓者宣布活動開始,請大家離開座位,在教室中自由走動,并完成以下活動:
1.每位參與者在3分鐘內認識一位陌生的校長。參與者需要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學校、愛好、對本次培訓的期待等。
2.兩位校長認識后組成一個二人組,再去找另外一個二人組,組成一個四人組,在四人組內互相介紹剛才認識的朋友。
3.4人都介紹完后(根據(jù)情況需要,也可以是6人組等),培訓者請新組成的小組成員坐在一起,每個小組成員向全班作匯報。匯報方式為請一名小組成員介紹其他3名成員,然后作自我介紹。
注意:培訓者介紹規(guī)則時要清晰、明確;在活動開始時,如果看到有人在活動中不夠主動,就要及時提醒和鼓勵,以營造和諧、輕松的交流氛圍。
【案例2】小學骨干班主任培訓“破冰活動”主要內容
活動一:認識我的同學。
活動二:組建我們的學習小組。
活動三:比比哪一組更默契。
活動四:我們的培訓管理——我的班級我做主。
活動五:我們的學習要求——讓我們共同進步。
在以上兩個培訓項目中,有效的“破冰活動”打破了培訓初期學員間的藩籬,增進了學員之間的了解,形成了友好的培訓氛圍,為后期培訓更好地達到目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激發(fā)主體意識,讓學員參與班級管理
在教師培訓工作中,激發(fā)參訓學員的主體意識,讓學員參與班級管理,也是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法。
(一)組建班委,形成集體力量
在教師培訓工作中,組建班委,讓學員自主參與班級管理,有利于團結全體學員,形成集體力量,促使學員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教師培訓工作中,通過班委輔助教學,開展班級活動,既能增進學員之間的友誼,又有利于提高培訓效果。教師培訓班中的班委組建最好通過民主選舉產(chǎn)生。通過民主選舉產(chǎn)生的班委具有民意基礎,能獲得學員較高的認可與信任,有利于班集體核心作用的發(fā)揮,從而形成集體力量。民主選舉班委的過程,也是全體學員參與、關心班級建設的過程。良好的班集體建設工作對于學習紀律的維持、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習效果的提升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二)制定公約,加強自我管理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教師培訓的主體雖然都是成人,但是為了保證學習效果,也必須制定一些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對班級進行組織與管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彼^“自我教育”,就是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內部動力,激發(f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識,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受教育者逐漸成長起來。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的能力,每個人都是自我的主宰。實踐證明,自我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成人培訓中更是如此。
教師培訓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學員自主制定班級公約。
【案例】幼兒園園長崗位培訓班民主制定的班級公約
1.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參加培訓。
2.上課時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震動狀態(tài)。
3.以“空杯心態(tài)”參加培訓。
4.用鮮花或掌聲向培訓講師致敬。
5.有問題時舉手發(fā)言。
6.認真參加小組討論或現(xiàn)場游戲。
7.課前學員輪流發(fā)布新聞或介紹自己所在學校。
8.課后學員輪流評點專家講座,暢談學習感受。
9.每節(jié)課都準時到場,不遲到早退。
10.建立有趣的賞罰制度(例如,上課時有手機鈴響,就請該學員唱手機鈴聲歌曲;遲到者課間給大家表演小節(jié)目或買小零食等)。
這樣的班級公約制定既是民主班風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學員加強自我管理的一種體現(xiàn),每個學員都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充分反映了培訓管理中的以學員為本的管理理念,非常有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
三、開展學習活動,豐富學習內容
在教師培訓的課程設置中,除了常規(guī)的專題學習外,培訓組織者可以根據(jù)培訓對象的實際情況,設置一些有效的學習活動,這樣的學習活動既能豐富學習內容,也能讓學員在活動中得到交流和鍛煉,提升培訓效果。
(一)發(fā)布學習簡訊,通過多向交流求得共同進步
學習簡訊即培訓動態(tài),在編排格式和內容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及時性和交流性。在培訓期間適時地發(fā)布學習簡訊,可以及時展示學員的學習收獲,達到相互鼓勵、相互提高的目的。要做好這項工作,培訓者首先要組建編委,根據(jù)簡訊的內容需要編輯稿件,及時發(fā)布給大家。簡訊是學員智慧的結晶,其及時發(fā)布有助于學員間的交流,激活學員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員的學習熱情。
【案例】2014年廣西“國培計劃”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班主任培訓學習簡訊中的學員研修日志選登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一定是優(yōu)秀的班主任,但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必須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睆倪@句話,我明白了當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確實不容易,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把班級搞得有聲有色,成績突出,才配得上這個光榮的稱號。我會記住莫校長的一句話:“在平凡中出創(chuàng)意,在創(chuàng)意中出成績?!彼鼤r時鞭策我前進。(百色市田東縣江城鎮(zhèn)江城小學 黃媚)
在聽劉老師上課之前,我很少關注“教師禮儀”這方面的細節(jié)。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聽完課后,我認識到教師禮儀也是教師的一種教養(yǎng)。禮儀包括外在禮儀和內在禮儀,劉老師說:“教師的為人師表和個人魅力有著強大的感染力、號召力、影響力?!彼裕院笪乙嗟貙W習這方面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更有氣場。(百色市田陽縣百育鎮(zhèn)逸夫小學 鐘紅念)
培訓學習中的簡訊既能及時反映培訓學習的動態(tài),也方便了學員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受到啟發(fā),得到進步。
(二)開展學習競賽,在精彩的活動中展現(xiàn)學習收獲
在教師培訓中,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競賽,精彩的競賽活動既能彰顯學習收獲,也能促成和諧友好的班級文化。
【案例1】“園丁工程”小學語文學科的精彩學習活動
在“園丁工程”小學語文學科培訓項目中,為了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采用了講座、討論、觀摩、知識競賽、看課、評課、賽課、學習心得展示等教學活動,讓學員在多種精彩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例如,在學習學科理論階段,依據(jù)“問題教學法”的特點,采用競賽的方式,把比較抽象的理論編成一道道情境思考題,邊講解,邊演示,邊競賽,并給參賽和搶答的學員以鼓勵。這種學習形式很受學員們的青睞,能激發(fā)大家的學習興趣。又如,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直接進入情境以引發(fā)問題的研究探討方式,這種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對課改新理念的一種直觀形象的解讀。再如,以各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如舉辦“主題論壇”活動,在教室設置“展示角”等,這些新穎的學習活動既讓學員收獲了知識,也促進了和諧友好的班級文化建設。
【案例2】2014年“國培計劃”寄宿制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培訓的精彩學習活動
2014年“國培計劃”寄宿制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培訓,在開班第一天的“破冰活動”中,班主任利用“破冰活動”給學員分好了學習小組,并把接下來學習過程中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的手語操比賽活動和班隊活動方案設計評比活動任務布置給了學員。在培訓期間,結合相關課程的學習,小組成員利用課間時間、休息時間集體進行手語操排練和班隊活動方案設計。在整個活動的準備過程中,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一心,統(tǒng)一行動,在活動中學習,不斷增進友誼,營造出了輕松、和諧、友好的班集體學習氛圍。培訓結束時,大家依依不舍,一次愉快的培訓之旅給學員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是教師培訓組織的靈魂。泰戈爾說過:“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在教師培訓中,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既是培訓機構悉心施訓的體現(xiàn),也能有效增強培訓的效果。
注:本文為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廣西特色高中試點學校建設與管理研究”(項目批準號:桂教科學【2013】7號)的成果之一。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