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建美
【摘 要】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下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這種把教學內容融于一定情境之下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因此,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與學的方法。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了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例,簡單談了一些有效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的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課堂教學;問題情境;新課改
曾經(jīng)有一名學者以鹽和湯來比喻知識和教學情境的關系:單獨吃鹽,難以下咽,但把鹽融于湯中,人們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把鹽全部吸收進來。這個比喻生動的揭示了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情境對于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枯燥單調是大部分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認知,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是這門學科的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如果我們能夠以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來開展學習活動,這樣無疑是給枯燥的知識澆灌了生動有趣的養(yǎng)料,使得這門學科的魅力之花能夠綻放開來。然而,與所有的教學方式一樣,情境教學法也要講求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方能產生積極的作用。那么,教師在政治課堂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始于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法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以生動活潑的資料內容或者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對情境活動產生興趣,進而對融入其中的知識產生興趣,由此可見,興趣是情境教學法的要旨。為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這樣的情境才有可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情境目標。例如,筆者在講到“我國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時,就以穿鞋來作為比喻,把腳比作生產力,把鞋子比作生產資料所有制,以“穿鞋要合腳”這樣一個樸素而易懂的常識來解釋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這樣一個晦澀難懂的知識用生動有趣的形式輕松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感到知識本身的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興趣;又比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到“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時,就從當下熱門的“中日關系”入手進行解析,高中生一般來說已經(jīng)對時政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和關注,因此,說到“中日關系”,很多學生立刻變得話題很多,從“教科書修改”到“南京大屠殺”,再到“日貨”問題等等,這些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話題中就蘊含了“我國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這些內容只需要教師稍加引導,就能在學生的討論中誕生出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就變成了自我獲取,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實現(xiàn)了學習方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以生活實際為出發(fā)點
高中政治學科中很多的知識點都是經(jīng)過高度提煉概括得來的,這樣一來,很多的知識就顯得“高高在上”而缺少“地氣”,這也是很多學生總是難以真正的掌握和運用政治理論知識的原因。為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考慮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為出發(fā)點,以生活為素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例如,為了讓學生弄懂“影響消費的因素”這個知識點,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一一羅列,可能只需要三五分鐘的時間就能講完,然后再花個幾分鐘的時間學生就能背下來,但是學生真正的理解這個知識點了嗎?他們會運用這些知識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但如果我們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費來分析這個問題,如,給出一段材料,材料內容是不同收入和人口狀況的家庭他們每個月的收支狀況,這樣一比較,學生就能夠輕松得出影響消費的兩大因素:收入和預期。講完以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回去調查一下自己的家庭收支狀況,分析一下收入和預期對自己的家庭的影響。這種立足生活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得政治教材中的知識不再是束之高閣的無用知識,而變成了實實在在地有用的東西,這樣一來,這門學科的價值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彰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升。
三、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注意啟發(fā)性
是否具備啟發(fā)性往往是衡量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水平的重要標準。作為教師,我們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情境的啟發(fā)性。例如,筆者在講“貨幣”這節(jié)內容時,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了一張五十元,一張一百元的人民幣,然后問道:“同學們,你們說,老師手上的紙幣有沒有價值?“當然有價值”學生肯定地答道。但筆者卻肯定地說:“這些錢沒有任何價值!”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說法一下子讓課堂熱鬧了起來,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情境,由于抓住了思維矛盾的關鍵點,使得情境產生了極大地啟發(fā)性,從而促進了學生積極的思考。又如,“匯率的變化對國民經(jīng)濟的影響”是當前一個頗為熱門的話題,但由于篇幅有限,教材上對這部分內容的闡述很簡略,學生在缺乏相應經(jīng)驗的前提下很難對這個話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于是,筆者就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式,先是給學生出示了近年來人民幣兌美元的變化圖表,再給學生展示一些人民幣升值后我國某些行業(yè)尤其是出口行業(yè)的某些數(shù)據(jù)變化,這樣的材料情境給學生帶來了直觀的啟發(fā)。在情境材料的支持下,學生從中逐漸探究出匯率變化對我國進出口乃至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影響。
四、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要多樣化
在政治課堂上,情境創(chuàng)設的手段和途徑多種多樣,例如講故事、做游戲、設懸念等等,每一種情境方式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點,不同的內容適合不同的情境,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多樣化的關系,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情境,這樣在保持情境新鮮感的同時還能更好的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作用。
總之,在思政課堂上,我們要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感染下獲得情感體驗,通過多樣的情境打造精彩的政治課堂。
【參考文獻】
[1]曾振志.生活情境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創(chuàng)設方式舉隅[J].中學教學參考,2014年第7期
[2]孫哲.思想政治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踐與反思[J].成才之路,2015年第10期
[3]趙新江.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