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宋小軍 曹彩芬
【摘 要】在班級管理中要緊緊抓住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愿望強烈的心理,激之自教,導之自行。要設法指導學生充分參與班級管理,在自主、自動、自律、自立的活動中發(fā)展自我意識,培養(yǎng)自我教育能力,實現班級自主管理,讓學生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與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成為一個積極主動、全面發(fā)展的人。
【關鍵詞】自主管理,班級,自主發(fā)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隨著現代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推行學生自主管理,把班級作為自主管理的主要陣地。我校與2012年開始實施高效課堂與班級自主管理。在學校教育中,學生不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體,教育者要注意通過開展學生的自治、自立活動,落實學生的管理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參與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發(fā)展。以下就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作一些簡單研究。
一、班主任要轉變思想,更新班級管理理念
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學校教育必須以人的發(fā)展為本,重視人的自我發(fā)展和完善的需要。“班級自主管理”是通過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實行的對班級的自治。可見,班級自主管理的主體是學生,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是管理的參謀者、指導者。所以我們老師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在班級管理中喧賓奪主。更要深刻理解學生自治和直接參與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的探索不僅是加快學校民主管理進程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種提升學生自主教育、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德育策略。因此作為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一定要轉變思想,更新班級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中大膽放手,切實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
二、在班級管理中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意識和能力
1.制定班名、班規(guī)、奮斗目標——培養(yǎng)學生民主意識
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而言,教師的教育與學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學生能否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使班級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健全制度的集體顯得尤為重要。從七年級一入學,我們就通過班會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班級命名、制定班規(guī)和奮斗目標等。例如七五班命名為“鵬程五班”,七七班命名為“揚帆七班”,八二班命名為“凝水二班”。并由學生設計和參與,請美術老師指導手繪班旗,在班旗上書寫奮斗目標。同時以學校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在每一位同學直接、民主的參與下制定班級各項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用自己制訂的制度來約束自己。這樣通過一系列的途徑,班集體所有成員都成了管理者,同時又是被管理者,班級管理便由“人治”走向“法治”。
2.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
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在其《教育論》一書中指出“教育的任務是為個人的圓滿生活做準備和求得個性的解放?!弊鳛槌袚饕逃蝿盏膶W校,必須創(chuàng)造各種適宜的條件,采用各種恰當的方法,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為學生今后參與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推行班級崗位責任制,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要力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加之如今的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渴望尊重,渴望展示自己。因此班級崗位責任制的實行必須基于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分析的基礎上。根據這些特點,我們本著“尊重學生,提供機會,平等相待”的原則,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并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班干部競選制、輪流制。在班上設立各種各樣的崗位,如清潔委員、學習組長、安全管理員、圖書管理員、電視管理員等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fā)揮各自的能力。另外我們還建立“值日班長、值周班長制度”,全班學生輪流擔任“值日班長”,競選擔任“值周班長”,保證人人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并且每人都有自己的職責。班級崗位責任制的實施就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在新的班級成立伊始就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以此為起點確定前進的方向,初步進行成功的自我教育,促進自我發(fā)展。
3.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身心
班級文化是學生受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培養(yǎng)健康的身心,不能不重視班級文化建設。教室美化、人際關系、良好的學風等都是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所在,“班興我榮、班衰我恥”這是班級主人翁意識是班級自下而上發(fā)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有著無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引導學生搞好班級文化建設,能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感悟,產生蓬勃向上的力量。作為班級的主人,班里的各項集體活動都應由學生自己組織并參加,如主題班會試著放手交給學生自己舉行,“鵬程五班”每周都有班會,班主任從不組織,學生會自覺把班會開的豐富精彩,會后會把結果及時向班主任反饋。另外各小組的名稱、奮斗目標以及教室外走廊的個性展示墻都有學生自己設計。這種班級文化的共建制,增加了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也使各有所長學生在各個活動的參與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4.自主管理評價——激發(fā)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動力
有競爭才有壓力,同時競爭也是動力的來源。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根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學校的管理制度制訂了學生管理和評價細則,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作為參考依據。例如凝水二班的評價細則中每學期賦予每個同學100分,根據日常學習生活等各種表現進行加減分,每周進行統(tǒng)計,如學生加分多便給與獎勵,如果扣分厲害便由班主任進行誡勉談話或約談家長等。這樣做無形中使得正處于青春期“好面子”的學生會特別留意自己各種表現,去克服自己不求上進的思想,自覺約束自己,使班級自主管理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和取得實際效果。
當然,對于中學生來說,因為年齡、知識、能力以及經驗等方面的原因,在班級自主管理方面難免會有欠缺和不足。那么,班主任就要多加關注,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指導學生自主管理班里的各種事情。例如可定期開展“班級管理經驗交流班會”,讓學生在借鑒班主任管理班級經驗的基礎上交流自己對班級管理的想法,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不管怎樣,班主任都須牢記,學生始終是班級的主人,只有來自于學生,切合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的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總之在指導學生自主管理的過程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企盼能夠通過本文得到各位同仁與專家的指點和建議,讓我們在指導學生自主管理方面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龔孝華.《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的基本理念》[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5).
[2]林艷陽.《讓班級成為學生自主管理的園地》[D].湖南師范大學,2005.
[3]陳法友.《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王華,籍貫:陜西省定邊縣,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現工作單位: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安邊中學;
宋小軍,籍貫:陜西省定邊縣,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現工作單位: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安邊中學;
曹彩芬,籍貫:陜西省定邊縣,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現工作單位: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安邊中學。
注:本文系榆林市教育科研微型課題《中學生自主管理方法探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