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花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尤其是對文言文的學習來說,誦讀的重要性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那到底應該怎樣利用誦讀實現(xiàn)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呢?
不少語文教師都要求學生熟讀和背誦文言文,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言詞句,掌握文章內(nèi)容。課本中選取的文言文大都是一些淺顯易懂的文章,重要的詞語、句子在文中都有注解,而另外一些難理解的詞句,學生可以在多次誦讀中理解掌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感知文本、了解背景的基礎上,借助誦讀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具體方法如下:
一、學生范讀,糾正字音。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讀準字音,這是誦讀教學的第一步。可以在課前預習生字詞的基礎上找一位同學為大家范讀課文,主要任務就是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注意聽,找出這位同學沒有讀準的字音,并有針對性地改正。這樣既可以檢查課前預習成果,又可以強化重點讀音,強化學生對這些字音的識記。同時,在這次朗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設置幾個問題,如標出重點字音、字形等,讓學生帶著任務朗讀。
二、自由朗讀,感知內(nèi)容。讓學生自由朗讀是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學生自由朗讀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個人情況,明確自己不理解或難理解的地方并標出,以便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解決;同時,學生自由朗讀更是感知文本內(nèi)容的好契機,由此學生可以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初步感知作者情感,為后面的學習蓄勢;此外,在自由朗讀的過程中,誦讀注釋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它包括文體知識、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字音、重點詞句的解釋等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加深對文意的理解,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內(nèi)容,體會作者情感。
三、指導朗讀,引導再讀。這個過程很重要,是一個可以讓師生一起提高的過程。結合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并指導學生試著達到這些要求。如《陳情表》第一段中關于李密身世的介紹,以低沉、哀痛的語氣去讀,才能體現(xiàn)他身世之悲苦,境遇之凄涼;而《荊軻刺秦王》中“易水訣別”一段中,應讀出悲壯的語氣,這樣才能凸顯荊軻這位英雄壯士的慷慨義氣和“終已不顧”的悲壯色彩。除了語氣之外,斷句也是需要教師在學生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指導的重點,尤其是一些比較長的句子,可以和學生一起劃分句子節(jié)奏,以便學生更好地更順暢地進行朗讀。
四、學生范讀,師生糾正。找?guī)孜煌瑢W有感情地朗讀部分文段,老師和其他同學共同糾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讀出自己對文意的理解,又可以在糾正過程中讓學生達到共同提高。對學生讀不好的部分,可找多位同學試讀,力求讀準句讀,讀出情感。
五、教師范讀,錄音提高。很多老師不喜歡自己范讀,覺得自己讀得不夠好。實際上教師是距離學生最近的偶像,教師的范讀,能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并能有效地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誦讀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教師的范讀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誦讀能力。在范讀過程中,能展現(xiàn)教師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對作者情感的揣摩,做到以讀代講,以讀促講。錄音范讀對我們的文言文教學有重要的示范指導意義,是我們課堂上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錄音范讀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可以帶給學生一場視聽盛宴,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的把握。同時還可以彌補教師范讀的不足,為學生提供更高層次的朗讀。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將錄音范讀看作是朗讀的最高水準而一味地效仿,應該以辯證的眼光看待錄音范讀,學其優(yōu)點,避其短處,這樣才能讓錄音范讀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服務。
六、學生再讀,提高升華。學生再讀是整個文言文誦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經(jīng)過了之前的誦讀過程后,糾正了自己在字音中的錯誤,基本理解了文意;又通過體會教師范讀和錄音范讀,基本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此時,可讓學生再讀文章,讀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完成背誦。經(jīng)過前面的幾步后,此時的背誦就水到渠成,效果也會更好。
在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合理而有效地利用誦讀,能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恐懼”,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文言文閱讀能力,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沂南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