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娟
摘 要: 主動參與,學會學習,愉快成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教育者應當以每個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己任,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和諧、愉悅中把握自己,主動發(fā)展。高中政治課作為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普及政治常識的學科,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回歸。
關鍵詞: 高中政治 學習積極性 學習效果
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高中生對政治學科不重視,在課堂上不積極,學習興趣較淡薄。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政治課不是主科,高考分值低,聽不聽,學不學對自己影響不大,認為一些理論性的東西很枯燥,沒意思,不感興趣。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政治課的重要性,認為是副科,學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學習,學習的重心應該放在主科上。教師有意無意地把這種思想傳遞給學生。課改已經進行了多年,但是新的教育理念并未深入人心,部分教師對其認識處于膚淺階段,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無味,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對本學科的厭學。課堂上老師講得多,總是讓學生畫書、記筆記、背書,只讓學生知道什么,不讓其知道為什么,造成老師在前面有條不紊地講,學生在下面干什么的都有:做別科作業(yè)的、睡覺的、講話的,等等。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從而使學生喜歡學習呢?這顯得十分重要。教師應該轉變舊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吸引學生,積極營造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
一、把話語權還給學生——學生由被動學變?yōu)橹鲃訉W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但是應試教育無視學生的個性與特點,不顧學生的學情。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不關心學生學與不學;教師按自己的教學思路,講了還是講,學生被動地聽了還是聽。在這種狀況下,學生無學習主動性,更無樂趣而言。要真正解放學生,使學生想學習,會學習,教師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把“一言堂”變成“群言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大膽參與,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張揚個性。
二、情境教學法——燃起參與欲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盧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隨認識效果自然而然地產生和發(fā)展,它需要教育者專門的評價和培養(yǎng)。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求知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對于剛進入高中的學生,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開動腦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高中政治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充分的空間進行自主探究,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三、活動教學法——提高參與的熱情
人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才會樂于參與,而且積極性很高,并爭取成功。政治教學面向學生生活,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切身體驗到身邊的政治,并用所學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當學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時,才會主動學習,自主發(fā)展。
四、激勵性教學——喚起學生的表現(xiàn)欲
激勵教學是一種心理上的驅動力,它驅使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生活中,努力實現(xiàn)學習目標。當全體學生都受到激勵時,課堂組織才富有生機與活力,其課堂教學才會卓有成效。由于學生年幼,閱歷淺,經驗不足,情緒不穩(wěn)定,因此,長遠的目標和抽象的追求往往不能成為持久的動力。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大,后進生偏多,往往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對學習抽象的知識缺乏持久、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關注這些學生,只讓個別學生回答或活動,讓尖子學生或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全體學生的思維,那么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就會淡薄,后進生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因此,教師不但要把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恰當運用教學媒體,形象地、鮮明地揭示教學內容,通過政治課本身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后進學積極參與,獲得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心。同時,對于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要有針對性地評價,并及時獎勵學生,如熱烈的掌聲、一句表揚的話語、一點小禮品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被動的學生積極參與。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法——誘發(fā)學生的激情
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是生動、形象和直觀,高中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對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濃厚課堂氛圍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驚訝感、新穎感,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玉慧.高中政治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2(17).
[2]張舒文.淺析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J].新課程學習,2013(06).
[3]王昌水.淺談中學思想政治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山西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