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照
摘 要: 素質教育的重心思想在于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將素質教育貫徹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使學生通過學習數學這門學科達到提升整體素質的目的,這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通過分析數學的素質教育理念,提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 初中數學 素質教育 教學方法
引言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這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從教學實踐來看,由于數學本身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要讓學生對其感興趣實屬不易,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上都存在不足,給素質教育的開展帶來了一定難度。本文基于上述情況,對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理念作出了論述。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包含的主要內容
素質教育大綱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痹趯嶋H教學過程中,數學課堂體現(xiàn)出的思想素質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目前使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涉及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成就,教師可充分結合這一點進行有意識的挖掘,在講授相關知識點的同時也要適當穿插一些數學史料,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和現(xiàn)代在數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此外,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編寫一些具有思想性、符合實際教學目標的數學題目,在其中反映我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并充分了解我國國情,激發(fā)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
(二)樹立學生的唯物辯證觀念
初中數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從某些數學知識點可以了解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例如函數變量、三角形全等、幾何形體等知識可以反映出物質的量變質變、對立統(tǒng)一、運動軌跡變化、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等唯物辯證主義的因素。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有效挖掘出這些因素,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講述教學內容,就能使學生從更深層面領悟數學知識的內涵和魅力。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辯證思想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傳道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正確的學習方法,濃厚的學習興趣,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頑強的學習毅力,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開拓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等等,并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保持這些優(yōu)良品質,終身受用。因此,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
二、在教學過程中樹立素質教育理念
初中數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面對全體的中學生,通過合理引入素質教育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其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由于中學生已經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初級階段,在認知、技能、興趣方面具有差異性,因此教師要認清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一現(xiàn)實觀點,不能將所有的學生一概而論,而是要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都能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過程中要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融入數學學習中,在此基礎上引導每一位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部過程,并設計一些開拓性的問題,要求學生積極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開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在主體性發(fā)揮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途徑
(一)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數學在人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質,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意識思考問題的層面上,向學生重現(xiàn)知識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從身邊實例出發(fā)對數學原型、抽象概念及公式等知識點進行了解和概括,弄清抽象知識的原理和過程,從而了解這些公式定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一些實際應用問題訓練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或者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所常見到的科技現(xiàn)象和經濟現(xiàn)象,合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將問題概括為數學模型,導入數學思維進行解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3.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合適的數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例如計算工地上所需的土石方,或應用勾股定理解決測量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或計算電站的水流量,等等,使學生在數學實踐中領略數學的魅力和實用性,達到數學教育服務于生活的目的。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即在數學學習中的思維活動。數學本身就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數學的這種有利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使學生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既能集思廣益地發(fā)散思維,又能一針見血地揭露問題本質。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數學教育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辯證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精神,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維縝密度,學生的心理素質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毅力等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介紹數學在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立志學好數學的動機。此外,還應當注意學生意志品德的培養(yǎng),例如注意力、獨立思考的精神、刻苦鉆研、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秀品格。
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因此廣大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數學教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功能,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心理素質做起,切實將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段同分.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0(31):121.
[2]歐陽志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50):215-215.
[3]趙萬選.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速讀(下旬),2014(6):110-110.
[4]楊宏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科學導報,2014(5):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