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軍 薛松
摘 要 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為基礎,總結(jié)了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四個板塊的內(nèi)容,即:教材文本與圖片資料、實物和模型觀察、實驗操作與模型制作、課堂復習與學案講評等,通過具體事例詳細闡述生物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設計與開展。
關鍵詞 初中生物 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 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版)》雖然大力倡導探究性學習,但是自主學習是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基礎。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有效的課堂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逐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是為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正確領會自主學習的精髓是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準確設計并實施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前提。
1 自主學習與自學
自主學習不等于自學?!白詫W”是指在沒有教師的指導和授課的情況下,學習者自己安排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計劃,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白灾鲗W習”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依據(jù)學習者和學習內(nèi)容的特點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習者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相應的自主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習者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指導。
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記憶力大大增強,但是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一些相對抽象的概念、觀點、方法等,仍然需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設計恰當?shù)淖灾鲗W習活動,引領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2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和實施
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探索,筆者總結(jié)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四個部分,包括:教材文本與圖片資料、實物和模型觀察、實驗操作與模型制作、課堂復習與學案講評。筆者所在學校選用的教材是蘇科版《生物學》,因此下面在介紹各個板塊時涉及到的教材內(nèi)容均以蘇科版教材為例。
2.1 有關教材中文本和圖片資料的自主學習
教材中的文本資料主要是介紹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針對這些通過自主閱讀就可以掌握的內(nèi)容,可以設計成為自主學習活動。教材中的“小資料”“超鏈接”“STS”以及“信息庫”中的內(nèi)容大部分都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了更有目的性,教師可以將重要的知識點設計成問題或者填空題的形式,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提高其自主學習的效率。
例如,生物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中“軟木塞的秘密”的自主學習設計:自主閱讀課本P3中的相關內(nèi)容,思考下列問題:(1) 1665年, ? 用自制顯微鏡觀察到軟木薄片由許多的小室組成,他將這些小室稱作是 ?。(2) 19世紀3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通過研究,共同提出: ? 和 ? 都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3) 科學家借助顯微鏡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除 ? 外,生物體都是由 ? ?構(gòu)成的。因此, ? 是生物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2 有關實物和模型觀察的自主學習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有較多的機會觀察實物和模型等教學輔助器材,以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領會所學內(nèi)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實物和模型較小、結(jié)構(gòu)精細,例如:葫蘆蘚、蠶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jié)構(gòu)、芽的結(jié)構(gòu)、人眼球結(jié)構(gòu)模型、人耳結(jié)構(gòu)模型等,需要學生自主認真地細致觀察,使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所要觀察的對象上,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觀察葫蘆蘚”自主學習設計:對照葫蘆蘚實物,借助放大鏡觀察以葫蘆蘚為例的苔蘚植物的結(jié)構(gòu)特點。
“觀察人眼球結(jié)構(gòu)模型”的自主學習設計:結(jié)合課本人眼球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和眼球結(jié)構(gòu)模型,認識人眼球的各個結(jié)構(gòu)的特點和功能,要求準備對照人眼球結(jié)構(gòu)模型講解。
2.3 有關實驗操作與模型制作的自主學習
實驗操作與模型制作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熟知操作流程和步驟。如果教師對操作步驟進行一步步拆分講解,學生雖然按照正確的步驟完成了操作,但是缺乏整體的感受。因此教師只需要在重要步驟的注意事項進行提醒,其余操作則放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讓學生自己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操作過程與方法。
例如“制作模擬呼吸運動模型”的自主學習設計:參照課本P118~119相關圖文,嘗試設計制作模擬胸部呼吸運動的模型(教師在課前準備好制作呼吸運動模型所需要的材料,提供多種選擇)。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材料和用具,自主設計模型的樣式,不必拘泥于課本上的模型。制作完成后,學生們對照模型進行觀察,觀察當“膈”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時“肺”的容積變化,并向全班學生講解介紹所設計制作的模型,包括:各結(jié)構(gòu)分別代表胸部的什么部位以及“膈”的位置上升和下降時“肺”的容積如何變化。
2.4 有關課堂復習與學案講評的自主學習
復習課上如果教師依然帶著學生像走馬觀花一樣過一遍,其效果會很不好,學生表面上是跟著教師一起復習,實際在思想上已經(jīng)松懈,給自己的潛意識是“已經(jīng)學會了,不需要再看了”,對于教師拋出去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只是跟著班級中少部分學生唱和,其實根本沒有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是將所要復習的知識點以填空題的形式呈現(xiàn)在課件上,給學生一段時間進行自主復習,然后進行提問檢測,這樣效果較好。
例如:針對“青霉和匍枝根霉”的自主復習設計了如下問題:(1) 在一塊橘皮和饅頭上撒一些水,分別放進兩只塑料袋中,放在陰濕溫暖的地方,幾天后,橘皮上長了“綠毛”,這些“綠毛”是 ? ;饅頭上長滿了“黑毛”,這些“黑毛”是 ? 。(2) 青霉和匍枝根霉都有 ? 菌絲和 ? 菌絲。能夠深入營養(yǎng)物質(zhì)內(nèi)吸收有機物的是 ? 菌絲。(3) 青霉的菌絲內(nèi)
橫隔,而匍枝根霉的菌絲內(nèi) ? 橫隔。
此外,在學案講評課中,筆者也是先安排學生針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再看題、再思考,盡量自己找到錯誤的根源,從問題的源頭上解決。
3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注意事項
自主學習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針對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還未達到要求的初中生,教師更應該本著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塑造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理念精心設計各個自主學習活動??偨Y(jié)過往經(jīng)驗和教訓,教師在設計自主學習活動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① 要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范圍和內(nèi)容。教師要在教學課件上列出需要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內(nèi)容“坐標”,以自主閱讀文本資料為例,要具體到第幾頁第幾段,使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自主學習任務。
② 要根據(jù)自主閱讀內(nèi)容來預設時間。教師自己要預先閱讀相關文本資料,做好計時,基于此為學生預設合理的時間,同時在教學課件上安裝計時器,便于學生把控時間,以免學生沒有時間觀念而松懈。
③ 教師要提醒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做好標記。學生要及時將自己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心得記錄下來,尤其是不明白的、有疑問的地方更要著重標記,以便于教師或?qū)W生講解時,更有針對性的聽講。
自學過程中,學習者雖然有較大自由度,但這種自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目標和客觀的學習條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使其逐漸地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具備自學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獨立學習,教師起到組織、指導、咨詢的作用。教師一方面要放手給學生必要的個人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提供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要進行監(jiān)督和引導,使自主學習效率達到最高。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蘇科版生物學教材編寫組.生物學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上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