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上鶯
摘 要: 高中政治教育包含許多方面內容,其中時事政治在政治教學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它是引導學生對高中政治知識進行深入了解的重要載體,也是適應現(xiàn)代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適時地引入時事政治,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展開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 時事政治 高中政治 教學應用
政治教學在高中階段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tǒng)政治教學主要是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踐性與創(chuàng)新性,導致政治教學枯燥乏味,這大大降低了政治教學質量。因此,將時事政治與政治課本的理論知識有效結合起來非常有必要,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思考能力及政治思想覺悟。
一、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外,還要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時事政治涉及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具有深刻的政治深度,時事的新聞事件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并分析事件所涉及的知識。當政治老師在課堂上提出時事新聞時,學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這種思想交流與觀點碰撞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可以從中吸取更多知識,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高中生處于心理與生理逐漸發(fā)展的階段,高中生對人生的認知能力不夠充分,其人生觀與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非常重要。高中政治教育包含對學生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的教育,在政治課程中引入時事政治能夠提高學生對國家事務的關注程度,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一些時事政治新聞包含對社會的認知與判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樹立,提高學生對人生的感知能力與學習能力,這對于即將踏入大學的高中生來說非常重要。
3.調動學生政治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主要是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再加上政治課本內容的局限,使得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時事政治適時地引入高中政治教學,能夠克服政治課本內容枯燥陳舊的弊端,將政治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事件結合起來,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一些時事政治新聞事件的討論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將時事政治事件有效地融入政治教學素材中,大大提高政治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進一步拓展政治課本的素材。
傳統(tǒng)政治教學大多依賴課本教材內容,所使用的教材很少進行修改與創(chuàng)新,這就導致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許多高中政治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而枯燥的理論知識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高中政治老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引入一些實時新聞事件,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趣味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夠拓展政治課本的素材,進一步豐富課堂內容,有效地解決政治課本素材的滯后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二、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以時事政治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政治課程內容往往比較枯燥乏味,很難激發(fā)學生興趣,這是一直困擾高中政治教師的問題,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政治老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做好高中政治新課教學的導入工作,在進行講課之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這樣才能使整堂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在課前,老師可以適時地引入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時事政治事件,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并分析問題。例如,老師在講授“多變的價格”這一內容時,可以將最近市場上豬肉的價格引入,讓學生討論豬肉價格的變化情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這樣不僅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而且很自然地導入即將講授的新知識。在講授“民主監(jiān)督”這一內容時,老師可以結合近期發(fā)生的貪污腐敗的案件,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民主監(jiān)督的重要性,也可以通過講解網(wǎng)絡暴力對個人隱私的侵害使學生認識到目前民主監(jiān)督的不良態(tài)勢。
2.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主要是以老師為主體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大多都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老師所提出的觀點一般都作為唯一的準確答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政治教學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具體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了解并分析時事政治事件,將實踐與政治理論知識充分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講授“經(jīng)濟全球化”這一內容時,有學生提出北京召開的APEC會議,老師不能忽略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應尊重學生觀點與看法,因此老師可以將APEC會議作為課堂討論的一部分,并根據(jù)該話題提出相關性的問題,如:“APEC與其他區(qū)域性組織相比有什么獨特性?目前區(qū)域性組織還包括哪些?這些區(qū)域性組織對經(jīng)濟全球化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思考,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經(jīng)濟全球化知識的認識。
3.全方位學習時事政治,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時事政治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它包含許多方面的內容與知識,高中政治考試中涉及的政治熱點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具體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全方位地學習時事政治,而不是單單從一個方面關注時事政治。要將時事政治事件與政治教材充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近期的時事政治熱點,并通過時事政治將政治教學中的每個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在講授一個知識點時,要引導學生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不同方面分析與理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此外,老師應該將時事政治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以此作為學生對政治知識理解與記憶的重要素材。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每天通過電視新聞、網(wǎng)絡及報紙等方式搜集近期新聞熱點,在課堂教學時與學生或者老師進行分享交流,在課前五分鐘鼓勵學生分組進行新聞熱點播報,針對重點典型性的案例分組進行深入探討與分析,并派出代表進行發(fā)言。通過不同方式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認識與理解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三、結語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引入時事政治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能夠彌補政治教材的滯后性,是高中政治教學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新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高中政治教師應適時地轉變自身角色與教學觀念,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將時事政治與高中政治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進一步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任冬梅.淺析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
[2]丁力.淺析高中時事政治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60-161.
[3]潘文輝.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時政要素的有效性滲透[J].儷人:教師,20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