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彥
【摘要】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就是在語文教學中,靈活的運用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小組探究模式,讓學生合作中完成語文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精神,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我國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觀能動性;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一堂高效、優(yōu)質(zhì)的語文課的標準,不是看老師講的多么精辟,講的多么流利,講的多么精彩,而主要看老師是否能把學生組織起來,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饒有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即能否實現(xiàn)師生角色轉換,實行師生互動,生生合作,使學生學習由被動到主動,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而且學得好,團隊合作精神面貌能否展現(xiàn)出來,通過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方法,是否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下面談談如何施行語文教學中的合作探究。
一、合理分組,取長補短
由于學生本身存在差異,例如,興趣,智商,感悟,個性,學習能力,行為特征,學習成績都參差不齊,如果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不能傳幫帶,不能取長補短,而只有成績好的學生互相合作,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會喪失學習信心,這樣合作是低效甚至是無效教學。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合理分組的重要性,要權衡利弊,在小組分配中要按照成績優(yōu)、中、差均衡分組,這樣才能在一個平臺上平等競爭,也就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分組,促使合作學習發(fā)揮作用。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組內(nèi)分工問題,還要把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個性差異,性別特征,邏輯思維快慢,綜合考慮,讓小組成員能夠取長補短,齊頭并進共同進步,防止分組沒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隨意性,沒有目的性,而造成小組合作得不償失。例如:針對一些學困生要分配一些淺顯性知識,幫助其鞏固基礎知識;而對一些優(yōu)等生要適當增加任務難度。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之間能夠互相配合,相互帶動,促使學生在討論中學會傾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動眼、動腦、動手,把看、思、練有機結合起來,就必須鼓勵師生互動,生生交流,把討論、爭論落到實處。例如:在學《孔乙己》這一課時,教師要適當提出問題,對孔乙己的幾次出場肖像以及動作描寫,通過小組討論、爭論,指出作者寫作思想內(nèi)涵。
二、明確目標,控制時間,提高實效
小組合作就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言,大膽質(zhì)疑,與大家共同分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成果,在百家爭鳴中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合作探究的內(nèi)容不清晰,目標不明確,時間不科學不合理,就很難達到語文教學的預期目標,因此,老師一定要精心的集體備課,吃透教材,緊扣目標,研究學生,編好導學案,檢測案,誦讀案,在創(chuàng)設情境語文教學中,確立有針對課堂研討內(nèi)容,同時還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合理安排合作時間,避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浪費時間。首先,老師要科學宏觀做好時間調(diào)控,如果合作學習時間過長,學生可能會做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反之,時間過短,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討論,影響學生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nèi)容難易程度,控制時間,促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nèi)完成討論內(nèi)容;其次,明確分工,小組有主持人,發(fā)言人,記錄員,如果分工不明確,可能會合作隨意性,沒有責任意識,發(fā)言沒有組織性,因此,語文老師要做好指導工作,從而使合作更高效。
三、要避免合作探究中虛假繁榮
我觀摩了老師的語文示范課,他們都能熱熱鬧鬧的進行寫作合作探究,但仔細聽起來,合作探討很假,如果要同教學效果掛起鉤來,我總結說:華而不實,形同虛設,其原因我簡單概括一下:(1)一是分組不合理,隨意性強。沒能把學生的各種差異考慮進去,沒有發(fā)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2)墨守成規(guī),對新的教學理念了解不清。許多老師表面上似乎認同合作模式,但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學生合作探究沒有解決問題的實質(zhì),老師不愿分享或者借鑒彼此合作教學成功的經(jīng)驗和方法,墨守成規(guī),老師自覺不自覺的又開始主宰了課堂。(3)沒有做到齊頭并進,共同進步。我發(fā)現(xiàn)在小組討論發(fā)言中,只有優(yōu)秀生在獨立思考,積極發(fā)言,而學困生只是小組探究的被動的傾聽者,參與討論熱情不高,好少看到學困生積極參與研討,也沒有機會參與發(fā)言,這就違背了合作探究,共同發(fā)展的初衷。因此我建議老師課前備課,一定要思考課堂上可能發(fā)生各種情況,及時補場,從而使合作學習真正開花結果,避免合作不科學,造成虛假繁榮。
四、建立并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在語文教學的合作探究中,既然給了學生這個展示的平臺,就要營造輕松、和諧、民主的氛圍,就要尊重學生,信賴學生,放手學生,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下,讓學生充分交流,盡情把自己的興趣、個性、智慧等展示出來,同時做好合作探究的評價體系,合作學習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能夠單純用分數(shù)來衡量教學效果。因此,應建立并完善新教學評價體系,深入研究合作學習模式的特點,適當增加一些軟指標,例如:平時表現(xiàn)等,有的學生原本不愛回答問題,參與教學,現(xiàn)在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應當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肯定。教師要明確認識到分數(shù)并不能夠代表一切,應關注平時學生的
表現(xiàn)。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合作探究不僅有利于加強團隊合作的意識,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動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杜愛印,從合作走向成功——初中語文合作學習的實施目的及教學過程探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10(03).
[2]王明華.課堂教學中如何組織合作學習[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01).
[3]羅倩.初探初中語文合作學習法[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1(08).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