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世錦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我國教育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產(chǎn)生極大影響。研究性學習主張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構建教學方式,以有效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質量有進一步的提升。針對高中英語教學展開分析,對其實施原則及實施途徑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闡述了對研究性教學方式的些許思考,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些許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高中英語教學;教學方式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發(fā)揮學生主動性,開掘學生潛在力量的學習方法,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探究知識的奧秘,此種教學方法以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及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多數(shù)時間都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大大削弱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口語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導致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對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能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一、高中英語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1.以學生的興趣為方向
只有感興趣才會有熱情,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的興趣點,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實施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主討論、自主學習。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模塊一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英語歷史文化的興趣,設置一些問題,如:“Do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English?”“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課題討論,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談論的方向。這種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印象,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2.以語法教學為媒介
高中英語教學目前的教學方式多以知識的直接呈現(xiàn)為主,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知識分散在多個單元之中,雖然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由易到難的掌握規(guī)律,但這種方式卻將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割裂,忽視語法學習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律,不僅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也影響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應注意語法體系的完整性。在研究性學習的準備階段,教師應收集相關的知識素材,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在已掌握的語法知識基礎之上進行總結,使學生自主歸納相關的語法知識,教師在學生歸納之后進行糾正、總結,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
鼓勵。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的關鍵,因此,在實施此種教學模式時,應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動位置,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不應僅僅限制在課堂范圍內(nèi),從研究主題的選擇、資料素材的收集到課題的探究討論、課堂的合作交流,都應該由學生自主進行,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例如,在學習高一英語Unit 3 Celebration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收集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素材,要求學生做成報告的形式,在課堂上演講,這種方式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實踐能力。
二、高中英語實施研究性學習應注意的原則
1.課題難度與學生能力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在建構英語研究課題時,應考慮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與能力水平,構建學生能力范圍內(nèi)的研究性課題,促進學生在已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進行課題探究。倘若建構的課題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僅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及學習,而且可能會給學生造成挫敗感,減弱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課題指導時,教師應注意運用學生已學過的詞匯來進行提問,確保所講授的內(nèi)容能被學生接受。
2.整體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掘相統(tǒng)一的原則
素質教育要求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重視對每一個學生的培養(yǎng),不能以基礎的好壞將學生劃分為優(yōu)劣不同等級,以提升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為目標。另外,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及不同的英語基礎實施不同的引導方式,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既要從全體學生的角度考慮以設置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又要激勵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掘并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在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點。
3.教學活動多樣化與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的原則
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都有限,因此,研究性學習應該從小范圍的課堂教學拓展出去,使英語學習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因此,可充分拓展學生的課外生活,開展一些英語活動、英語競賽來豐富學生的課外英語生活,而且活動形式要做到豐富多樣,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始終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學生無主動性可言,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因此,改變此種教學方式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的重要及迫切的任務。研究性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方面有較佳效果,應成為教學改革首要選擇的教學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寧靜.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探析[J].科技世界,2014(01):286-323.
[2]許文典.淺探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英語廣場,2011(04):138-14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