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娟
摘 要:初三的歷史教學將面臨中考這一大關,不僅學習任務繁重,時間更加緊迫。這一學期的任務不僅要完成初三原有的教學任務,更要全面對整個初中歷史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而如何在緊張的時間里有序高效地進行初三的歷史復習,值得對此反復探討。
關鍵詞:初三歷史;高效復習;復習途徑
歷史作為人類文明的軌跡有著豐富的色彩,因此歷史所包含的知識點也是較為廣泛豐富的,而歷史作為中考中必考的科目,初三的復習也就成了歷史老師著重關注的對象,新的教學理念提倡的是科學有效的學習,所以理念同樣適用于初三的復習教學。如何才能科學高效地進行歷史復習,在此我們開始深入探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調(diào)動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復習
學生通常都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著極高的熱情,因此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會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致,并且學習的效果也有明顯提高,因此需將學過的知識講出新意,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愿意主動學習。那么如何將以前的知識講出新意呢?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例如多媒體。歷史它記載了人類生活的進程,及人類發(fā)展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因此通過多媒體的圖片、聲音、視頻等,讓學生對知識更加深刻。當然僅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室不夠的,我們的教學也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將原有的歷史事件與實際的生活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加強對歷史的理解,強化記憶。靈活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模式固定、死板,再新的內(nèi)容也會讓學生覺得乏而無味,所以,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新鮮,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對教材進行研究了解
要想使學生對復習感興趣,老師應加深對教材的了解。如果老師對教材的知識做不到融會貫通又如何讓學生感興趣呢,只有老師講教材的知識熟練把握,能夠做到前后聯(lián)系,熟練地將知識貫穿起來,使知識由點連成線,思路清晰明朗,講解的內(nèi)容新穎,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識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進行復習前,教師需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根據(jù)梳理好的內(nèi)容,對教學方法進行調(diào)整,使教學更加合理化。例如,可以將知識點進行整理分類,可分為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概念等。明確復習的路線,避免學生在復習時不知如何復習。
三、擬訂合理有效的復習計劃
無論有多大的興趣、對課本有多么的了解,如果沒有合理的計劃,也是枉費,因此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是必不可少的。在整個初中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歷史知識繁多寬泛,有一個好的復習計劃必定能夠事半功倍。老師應根據(jù)班級大多數(shù)的學生,合理的制訂整體系統(tǒng)的復習計劃。并且,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復習進行完整,適合個人的復習計劃,使其能夠有良好的自己復習的條件。初三的教學任務繁重,教師應結合考試的范圍對初三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點劃分,側重于重難點,認真講解分析重難點,簡單的敘述簡單的知識點,以最通俗的方式使學生深刻印象。復習并不是一次就成的,應結合考試的范圍對初中所有的歷史知識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后,再將考試重難點作為側重點進行重點講解,強化學生的記憶,調(diào)高復習的效果。
四、構建知識網(wǎng),強化印象
考試多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因此,基礎知識的掌握便成為了歷史復習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熟練應用、融會貫通。繁多的基礎知識,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當作重點,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主干,理清復習的主要思路,明確找出復習的重點,有效率地復習。基礎知識好比一個個分散的點,僅僅知道點的存在無應用,也同樣達不到復習的效果,而將這些點串聯(lián)成線,建立完整的知識網(wǎng),將知識融會貫通,熟練的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復習才能見成效。為使在建立知識網(wǎng)時能夠較為輕松,要求歷史老師能夠提前將知識點與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提煉出來。脈絡清晰易懂的知識網(wǎng)會夠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五、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習不能一味地依靠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習不僅局限于課堂,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且老師帶領著全班進行的系統(tǒng)復習,并不能取代學生的自主復習,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例如學生個體間對知識的把握程度、記憶的快慢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系統(tǒng)的復習能幫助學生將所有的知識都復習一遍,學生應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及通過老師的指導制訂個人的復習計劃,針對自身的情況進行有側重、有比較的強化復習。這樣會使課外的復習有著同樣高效的復習效果,使復習既全面又有針對性,加強學生的復習效果。
六、減輕壓力,提高效率
初三的學生學業(yè)繁重,壓力也比較大,然而過大的壓力易使學生感到疲憊,從而產(chǎn)生厭學、低迷等消極情緒,因此讓學生減輕壓力,輕松的復習才能使復習的效果最佳,怎樣減輕壓力呢?上文提到過制訂適合自己個人的合理的復習計劃,使復習有明確的目標,不會在復習時感到茫然沒有頭緒。在學生自己復習時也應對自己復習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避免重復復習,做無用功,也有利于建立知識網(wǎng)。死記硬背會使學生感到很累且效果較差,因此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記憶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比較記憶法、理解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為學生找到適合記憶方法會有效提高記憶能力,強化復習效果。題海戰(zhàn)術是常見的復習手段,但過多的練習題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老師應將解題的技巧、思考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做題后的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減少學生的壓力才能提高復習的效率。
總而言之,初三的歷史復習有很多的方法,每個班級的情況不同,所適合的方法也就會不一樣,根據(jù)自己班級的自身情況制訂出合適的科學的復習方法是有效復習的保證,當然也應考慮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不僅要選擇對他們有效果的復習方法,也應使他們感到復習的輕松,減輕壓力和學習負擔,負擔過重,使學生感到疲憊,如何讓他們有精力去應對高考,而壓力過大也會使學生的情緒產(chǎn)生較大的波動,不利于在考試中的正常發(fā)揮。制訂合理的計劃,科學有效的復習,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初三的歷史復習吧。
參考文獻:
[1]許扣鎖.初中歷史結課形式簡談[J].中學教學參考,2014(04).
[2]樊雪飛.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01).
[3]魏杰.基于初中歷史的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