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隨著我國高中政治教學的快速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被打破,制定全新的教學策略是提高政治教學效率的重要舉措。背書是高中政治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讓許多高中學生頭疼的環(huán)節(jié)。倡導有效的記憶策略,讓學生輕松背書,輕松記憶高中政治學習內容,是幫助學生減負的重要方法。加強有效記憶主導策略的實施,有利于簡化高中學生政治學習過程。文章以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有效記憶的主導策略為主題,展開了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活動;記憶;主導策略;知識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24-0070-01
政治學科具有特殊性,要促進學生掌握足夠的政治知識,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科學記憶。背書,是許多學生不喜愛高中政治學科的原因。大部分學生不愿意背書,而政治學習離不開背書,這就影響了他們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傳統(tǒng)意義上的背書是一種機械化記憶,在教學創(chuàng)新的今天應講究背書的方法,組織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有利于政治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以知識體系構建為基礎進行記憶
高中政治考試的題型無論怎樣變化,答案都是課本中的內容。高中政治考查的是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考試題目的綜合性較強,需要學生在全面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應用。但是,許多學生都只是對課本學習內容照搬照抄,不會自主歸納,使學習內容不能合理地用在考試中。因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本知識,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
哲學,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哲學知識體系十分明顯,學生只掌握哲學原理與內容是沒有用的,只有將哲學原理與具體事例結合起來分析,才能讓哲學知識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講解哲學知識時,每講完一個單元,教師最好讓學生總結所學的原理及其對應的方法論。學完哲學部分后,再引導學生從唯物論、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等角度建立知識體系,讓每個知識點都在知識體系中處于正確的位置。舉例來講,辯證法主要包括聯(lián)系、發(fā)展及矛盾這三大方法論,其中矛盾涉及普遍性、特殊性、二者關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知識點。在長期的總結與歸納中,學生會意識到利用知識體系記憶知識點,讓記憶的思路十分清晰,也有利于政治知識的應用。學生以知識體系為基礎進行記憶,看到相對應的題目時,就會鎖定相應范圍內的知識點,活學活用。
二、以關鍵詞為載體進行有效記憶
關鍵詞,是提高學生記憶效率的重要憑借。許多高中學生都認為歷史知識點比政治知識點要好背得多,相比于歷史學習內容,政治知識點較為分散,且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看起來很難背。對于學生在政治知識點記憶方面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用關鍵詞記憶法背書。每次學習政治知識點,教師都要求學生拿著筆,將要背的內容圈出來。將大長段中的關鍵詞畫出來,利用關鍵詞去縮句。先將知識點的主干記下來,再利用常識為其“添磚加瓦”,就很容易將大長段的知識點背下來。例如,學習有關于國家與國際組織的知識時,這部分的知識點較多,且內容復雜分散,成為許多學生的學習難題。又如,引導學生記憶英法兩國的政體差異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總結、區(qū)別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圈出政體、議會權利、國家元首、政黨制度、國家權利重心、內閣穩(wěn)定程度等關鍵詞,利用關鍵詞將大問題拆分成幾個小問題,有利于記憶效率的提高。
三、以圖表形式有效記憶知識點
高中政治知識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哲學三大方面,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內容,其知識點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知識點圖表進行記憶,將知識點組織成一條條脈絡,說到一個知識點,就想到另一個知識點,促進記憶有效性的提高。例如,背有關中國共產黨的知識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相關知識點一起記憶,如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指導思想、執(zhí)政方式等。記完表面聯(lián)系的內容后,引導學生回顧有關政府的知識點,再針對這一知識點圖表中的性質、原則、宗旨與職能等進行記憶。同樣的記憶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的知識點記憶。除了政治方面的知識點可以用圖表記憶法,經濟方面的知識也可以這樣高效記憶。又如,引導學生學習宏觀調控的知識點時,可以組織學生回顧有關財政的知識點,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財政對宏觀調控工作的重要性。利用政治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構成個性化的記憶圖表,有利于學生將所學政治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加強記憶效果。
四、以生活實例為載體進行有效記憶
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進步,極大地拉近了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高中政治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引導學生進行政治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能夠用課堂所學內容去指導他們的生活與學習。正是因為如此,生活事例就是政治內容的重要載體,生活事件或社會案例都可以成為學生記憶政治知識點的重要載體。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過于關注試卷上的題目,忽視了生活中的事例。分析題目中的案例時,教師會引導學生劃出含有政治知識點的句子,并將知識點寫在句子旁。其實,對這種課堂講解方法進行轉化,就可以產生有效的記憶方法。教師讓學生反過來去記憶包含諸多知識點的事例,有利于快速記憶。例如,講解消費觀的知識時,教師讓學生去記憶正確的消費觀與消費原則可能比較困難,學生很容易記不全面。如果教師針對每個原則給學生一個事例,則可以讓政治知識變得更加形象,而且可以簡化記憶。如“不攀比”這一條,就可以跟學生分享這樣的事例:小林家庭條件不好,班上一些同學買了流行電子產品,他一定要父母買同樣的電子產品。通過這個事例,讓學生去否定不合理的消費行為,自然能夠記住“不攀比”這一消費原則。同樣,講解哲學中的聯(lián)系原理時,教師可以給出蝴蝶效應的例子,讓學生具體認知政治知識點。以生活實例為載體的記憶,相比于單純的知識點記憶,記憶時間更長久,記憶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幫助高中學生解決政治學習中的背書問題,會大幅提高學習效果。關注政治知識體系、關鍵詞及圖表等手段在記憶中的作用,倡導科學合理的記憶方法,有利于更新學生的學習觀、激發(fā)學習興趣。利用有效的記憶策略,讓學生的政治學習變得簡單,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盛士辰.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高效性[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4):154-155.
[2]劉曉惠.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方法分析[J].學周刊,2014,(11):90.
[3]謝以洪.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114.
[4]顏廷文.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問題[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112.
(編輯:易繼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