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
【內容摘要】啟發(fā)式的課堂教學在營造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實現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不僅要深化對于文本中細節(jié)的良好把握,也要更好的體現教學語言對于課堂教學氛圍在營造時可以發(fā)揮的積極效用。此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塑造,尤其是要允許并且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來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
【關鍵詞】啟發(fā)式教學法 高中 語文 運用
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與啟發(fā),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文本的理解與解讀方式,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啟發(fā)下能夠更好的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啟發(fā)式教學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有著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教師要不斷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要透過多樣化的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設來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在課堂上得以體現,這才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成長與收獲。
一、注重對于文本中細節(jié)的把握
啟發(fā)式教學可以從很多不同的方面展開,首先,教師仍然要以課本為根基,在文本講授時要注重對于其中細節(jié)的良好把握,這將會帶給學生很多有價值的引導與啟發(fā),并且讓學生慢慢領會到文本學習的方式。高中語文課本中選取的很多文本都是很有價值的教學內容,不少文章需要學生反復品讀才能夠慢慢獲知其中的含義,并且體會到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在這些文本的學習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細節(jié)把握與領會的能力。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是通過細節(jié)來得以表現,很多情感往往也蘊藏在細節(jié)的處理中。因此,教師要在針對學生的教學啟發(fā)中深化對于學生細節(jié)把握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讓學生善于找到一些重要的細節(jié),也要讓學生能夠從這些細節(jié)中分析出一些有價值的內容,這樣才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與體會。
《林黛玉進賈府》是《紅樓夢》中非常重要的選篇,對于這篇文章的學習也是對于學生細節(jié)把握能力的一種考驗。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賈府的建筑格局,而且可以品味其中的關鍵人物,對整部小說的理解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賈母與賈寶玉分別問林黛玉“讀何書”的問題,林黛玉對兩個人卻作了不同的回答。這一點很少有學生注意到,但卻是理解林黛玉性格的關鍵所在。上課時,我把林黛玉的回答放在一起,學生看后自然產生了疑問,不禁思考為什么會這樣。經過深入思考,恍然大悟,進一步理解了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細節(jié)構思,也是在引導學生剖析人物性格時的線索所在。教師在進行啟發(fā)式教學時要讓學生對于這些有價值的細節(jié)部分有更好的把握,這樣才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巧用語言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
啟發(fā)式教學還可以有其它的體現形式,教師要善于用語言來給學生們營造好的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氛圍,并且為知識教學形成良好的鋪墊,這同樣是啟發(fā)式教學可以有的一種方式。對于抒情散文的教學過程而言,教學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這是學生能否很好的領會到文章情感的關鍵所在。在教學導入時教師要注重教學語言的選用,要盡可能的在導入過程中深化對于學生的引導與啟發(fā)。要在讓學生很好的走入教學情境的同時也激發(fā)他們對于文本的學習興趣。這才是高效的教學語言應當發(fā)揮的功效,這也為后續(xù)的文本教學打下了好的基礎。
以《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過程為例,在教學導入時我設計了如下教學導入語:朱自清先生用極淡極淡的筆墨狀寫“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可謂“初雪無痕”、“美夢無跡”,大千世界洗盡鉛華,只剩下夢幻般的銀灰色,令人心馳神往。這里是作者的生命場,這里鼓蕩的是心之翼翅,這里是作者心靈曼妙的舞蹈。在導入過程中教師用清新淡雅的語言,描繪了荷塘的美麗景色,并采用排比句式,節(jié)奏適當,體現了教學語言的生動性。這樣的教學導入語不僅很好的實現了對于教學氛圍的營造,也會帶給學生們一些很好的啟發(fā),讓大家會思考文章中描繪的荷塘月色到底是怎樣的情境,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鼓勵學生思維上的轉變創(chuàng)新
啟發(fā)式教學當然應當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塑造,尤其是要允許并且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來思考問題,這也是深化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方式。學生由于認知層面以及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對于很多問題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與理解,學生的很多想法會讓教師很詫異,然而,細細思考后又會發(fā)現,不少想法其實不無道理。教師要鼓勵學生思維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要鼓勵學生多真實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不僅能夠營造更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這也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直觀體現,這些都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與構建。
例如,關于《項鏈》的主題,在以前的教學中教師們通常會采用統一的說法,即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小資產階級羨慕虛榮、追求奢華的虛榮心。但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他們的認識水平也不一樣。學生們讀了這篇文章后,產生許多新的想法,有些意見與以前的看法完全相反,比如有的學生覺得瑪蒂爾德是個誠實守信的人,應該尊敬她,有的學生則覺得瑪蒂爾德的丈夫是誠實可靠的人應該向他表示敬意。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正確對待他們各種各樣的想法,并且要鼓勵學生多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與看待問題。這才是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直觀體現,這也是啟發(fā)式的課堂教學應當有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