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梅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一直追尋的目標,教師在課堂上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能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否吃透文本,使教學與文本充分結(jié)合,都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和手段,爭取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獲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性 ? 提高方法
有效的課堂教學要兼顧知識的傳授、智力的培養(yǎng)、情感的交流,以及個性的塑造等多個方面,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仍然延續(xù)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注重讓學生識記和背誦,給他們造成了學習壓力,因此他們的學習缺乏積極性,學習能力低下,進而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充分挖掘?qū)W生的興趣點,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依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總結(jié)出了幾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觀點較為粗淺,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標倡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要實現(xiàn)這個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而且這種參與要是深層次的,且具有實質(zhì)性,這樣學生才能在參與中獲得最好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主動性的目的不在于“參與”,而是以此為手段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語文教師應當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或部分參與的狀況,同時要避免片面理解新課標的要求,為了追求活躍的課堂,而讓學生盲目參與討論交流的狀況。其次,教師應當多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平臺。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方式、學習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點等都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應當設計有層次、有差異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不同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這樣就能使每個學生都能有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能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并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特別加強對后進生和性格內(nèi)向?qū)W生的引導,因為這兩類學生常常被忽視,若他們長期處在“旁觀者”“局外人”的狀態(tài),不僅得不到良好的發(fā)展,對班級整體教學質(zhì)量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二、加強課堂中的互動交流
沉悶的課堂會使學生感到壓抑,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更不用說有高效的學習成果了,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活躍的課堂氣氛,而營造活躍課堂氣氛的需要加強教學中的互動交流。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上的交流方式是單一的,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而且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在新課改下,語文教師應當改變這種單一的互動方式,將師生單一互動變?yōu)閹熒p向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等多種互動方式,進而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是快樂的、自由的,他們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小學語文課堂加強互動交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教師應當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要加入到學生的互動中,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隨意打斷學生的交流,否則會抹殺他們表達的欲望,甚至使他們不敢發(fā)言。其次,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多層次的交叉性的互動,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間互動等,這樣學生就能從各種互動中展示自己,認識自己,進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再次,互動交流雖然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且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不能盲目設置和使用互動交流,而應當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等靈活控制,以便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三、激活學生的思維,挖掘他們的潛能
雖然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欠缺,學習要依賴教師的講解和指導,但是他們也有求知的欲望,有學習的潛能。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善于運用提問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進而激活他們的思維;其次,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質(zhì)疑,并讓他們嘗試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解決疑問;再次,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開啟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逆向思維等。如有的課文結(jié)尾具有開放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續(xù)寫,比如可以讓學生續(xù)寫《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使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有經(jīng)驗的教師常常借助恰當?shù)慕虒W評價來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茖W合理的評價既能夠肯定學生的優(yōu)勢和長處,又能夠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與錯誤,顧及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其實,教學評價不僅包口頭語言的評價,還有肢體和表情的評價,如教師對學生豎起大拇指、輕輕的撫摸,以及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微笑等都是對他們的評價,雖然是無聲的,卻能給予學生激勵和信心,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下面我們來看看語文教師應當如何具體應用這些評價:當學生回答問題準確生動,教師可以用贊許的目光表示鼓勵,或肯定地點點頭,拍拍學生的肩膀;當學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師可用皺眉、沉默、凝視等以提示;當學生自覺性較強,課堂紀律較好時,教師可用親切的目光主動捕捉學生的視線,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要吝嗇這小小的舉動,它會拉近你和學生的距離,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知識,掌握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通過不斷的總結(jié)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曜文.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J].科技資訊, 2014(14).
[2]洪興.淺析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3).
[3]姚鳳琴.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