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初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注重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這主要可以從實驗探究法角度出發(fā)進行培養(yǎng)。主要分析了實驗探究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實驗探究;初中物理;運用
初中物理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注重學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提升,強化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驗探究能力的方法,教師應該結合新教材特點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探究法的幾點體會。
一、重視探究性實驗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重視探究性實驗教學法的運用,即先告知學生一個理論或者定律,然后通過實驗驗證其正確性,通過這樣的探究性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給學生動手操作和展現自我的機會,更加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小球、桌子、毛巾、斜坡、玻璃杯等用品進行實驗,讓學生利用小球分別從鋪有毛巾、玻璃和木板上的斜坡滑動,并做好記錄,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物理與生活結合探究學習
物理學科是一門生活型學科,教師可以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真正達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將物理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各種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之后,利用相關理論去解決問題,形成科學嚴謹的求學態(tài)度。例如,在學習物態(tài)變化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干濕泡溫度計的運用,通過兩個不同的溫度計放置于相同環(huán)境中,在其中一個下端玻璃泡上裹上濕布,再比較二者的溫度,從而明白夏天防暑的小知識。
三、結合身邊資源探究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引導學生親手接觸實驗,在實驗中學習和提高學習興趣。很多學校不一定都有先進的物理儀器,也不一定需要先進的儀器才能夠教給學生知識,很多物理實驗都是來源于生活的。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造某些簡單的教學用具來探究物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聲現象”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一些能發(fā)聲的材料帶到課堂中來親自試驗,如笛子、吉他等等,體驗聲音的產生過程等等。
參考文獻:
[1]郭長江.新課程物理教與學[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06.
[2]陳如.教育評價模式與發(fā)展特征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7(0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