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芬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課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童話有其存在的必要,小學課本中的童話生動形象,所表達的含義淺顯易懂,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給學生帶來思想上的提高。童話的這一特點被融合到教學方法中所形成的童話教學法,給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本文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對小學語文中的童話教學法做出簡要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法;問題;作用
小學生在思維和心智上還處于發(fā)育階段,對于其他形式的文學難于理解,而童話語言簡單易懂,靠著豐富而大膽的想象,在學生心目中塑造出許多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這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多讀童話,能夠有效啟迪孩子的思維,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同時借助童話中的故事,幫助孩子形成爭取的價值觀念。所以,童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由童話而創(chuàng)造出的童話教學法,也承載著童話的這一妙用。
一、何謂童話教學法
在筆者看來,童話教學法就是通過引用一段童話作為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方法,換而言之,童話教學法相當于一種情景式教學法,同時也是一種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生動活潑的直觀式教學,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具樂趣的教學方法。
二、童話教學法對小學語文的作用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其扎實的語文基礎,比如讀寫漢字;讓學生掌握最初級的語文閱讀和語文表達能力,比如誦讀詩歌,鑒賞淺顯的文章,學會使用字典詞典;最后還有掌握靈活的口語表達能力。諸如以上的目標幾乎都要在課堂上進行,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急需找到一種適合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在學習的自主性上有著明顯的不足,因此,在小學階段,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主要靠的是興趣上的引導。小學生涉世未深,心性純潔,對周圍的人和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愛幻想。而童話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幻想性,反映出的是一種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其中略帶夸張和離奇的情節(jié),能在心靈上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讀起來感到快樂,童話教學也就契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直面地向?qū)W生展示教學內(nèi)容,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有著興趣的引導,自然不會缺乏學習的動力,學生注意力集中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在童話的世界中,所有的事物幾乎都被擬人化,被賦予了一定的人格,甚至動物也會說話,能和人類做朋友,這種自然的童話教學也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小學中,學生的想象力不應該受到任何的限制,童話教學靠著幻想性這一特點,迎合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可以爭取地引領他們對未來、對世界、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具有一定邏輯、夸張但又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的想象。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含義,體會文章傳遞出的感情,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三、童話教學法暴露的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的,過分注重形式而忽視了童話教學的內(nèi)容
童話教學法是一種維系在學生和教材內(nèi)容的紐帶,引用這一方法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給原本沉悶的課堂增加些許趣味,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然而有的教師太過強調(diào)童話教學的整個過程,沒有靈活地使用這一方法,以致忽視了原本的教學目的。
(二)小學語文教師在童話教學方面的理論素質(zhì)普遍不高
這并不是否定廣大語文教師的能力,而是闡述一個事實,童話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還缺少足夠的理論支撐,更多的則是語文教師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在實踐中摸索。有些教師在童話的指導意義上認識不足,認為童話很簡單,這種滿目的自信往往會影響童話教學的效果。
四、童話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適當?shù)夭捎猛捠降恼Z言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往往是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起著主導作用,那么,在使用童話教學法時,教師就有必要使用童話式的語言,將學生往童話環(huán)境中引導,讓學生更加開心的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比如,在進行《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筆者首先給學生設置了一個謎題:小家伙們,你們平時畫畫都是用手拿著彩筆畫,今天我要帶著你們認識一群不同的小畫家,他們畫畫可不用彩筆喲,只要在雪地中邁著翩翩腳步,就可以畫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你們來猜猜他們是誰?經(jīng)過這樣具有童話意味的引導,學生就能更快地進入角色,對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除此之外,教師應當盡量將童話式的語言沿用到課堂結(jié)束,因此,每個教師在使用童話教學法前都應當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童話式語言。
(二)有了適當?shù)囊龑?,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出適合課本內(nèi)容的童話情景
創(chuàng)設童話情景是課程設計中最為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光靠著課堂開始時的童話式引導語,有時是不能將學生完全引入童話之中的,這個時候,教師還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諸如音樂、視頻、圖片。利用這些條件,給學生構(gòu)建一個更加直觀的情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課件時,要盡可能地貼近課堂內(nèi)容,同時具有多彩的顏色等,讓學生能夠受到感染,必然而然地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真正深入到情境中,設身處地的感受課本所傳遞的情感。比如在進行《七顆鉆石》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情景,首先,大家一起來到了一個極為缺水的小村子,大家來想象一下,當你十分口渴的時候,沒有水喝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當你有了水后,會不會舍得分給媽媽?分給陌生人?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自身增強情感體驗的同時,對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三)促使學生完全融入課堂教學
無論哪個階段的教學,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中心,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不應滿堂講評,而要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比如,在進行《鐵罐與陶罐》一課時,筆者就在課前給學生準備好作為鐵罐和陶罐的頭套,在課堂上,選學生上臺來,帶著準備好的頭套進行表演。再比如,在《紙船和風箏》一課時,筆者就要求學生在課前先制作紙船和紙風箏,然后在課堂上,選學生分別作為松鼠和小熊,然后按照課文內(nèi)容進行表演。
結(jié)語:童話教學法作為一種情景式教學法的延伸,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但這一教學法仍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探索。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共同研究童話教學法,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方衛(wèi)平、王昆建,兒童文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全根,趙靜,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