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芹
【摘 要】在市場化發(fā)展中,公關禮儀在高校中的作用、影響越來越突出。高校公關禮儀有著自身的特點,本文力求促進和完善高校形象的包裝,對新時期高校公關禮儀建設做了嘗試性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高校 公關禮儀 形象 素質
隨著高校改革的推進和教育市場的逐步形成,高校品牌的打造一方面離不開內在的綜合實力,另一方面也越來越離不開學校外在形象的包裝。高校發(fā)展越快,其融入社會和交往的程度就越深。在學校各種內在的活動中,組織和參與活動實施的成員精神風貌、氣質風度、儀容儀表和禮貌修養(yǎng)等一切可視的外在行為,不僅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效果,而且也塑造著學校的整體形象。本文試圖就新時期高校形象的“外包裝”——公關禮儀的內涵及作用發(fā)揮進行探討。
一、新時期高校公關禮儀的內涵
進入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孕育了公關禮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化大生產使公關禮儀的發(fā)展成為社會的迫切需要和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公關活動在社會生活,尤其在經濟、文化生活中日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公共關系禮儀是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一種新的禮儀形式,它是繼承和弘揚民族禮儀文化傳統(tǒng)的產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社會組織交往范圍的擴大,組織與公眾、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社會聯系不斷增強,需要組織運用公關禮儀規(guī)范改善與公眾的關系,溝通各種社會交往的聯系渠道,完善組織形象,為社會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正是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公關和禮儀兩門科學知識有機結合,形成一門系統(tǒng)性、知識性、操作性很強的整體新應用學科——公關禮儀學。
二、加強高校公關禮儀教育是時代的需要
現代社會,講究公關禮儀,遵從禮儀規(guī)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yǎng)、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yǎng)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如前所述,公關禮儀不僅可以美化人生,而且可以培養(yǎng)人們的社會性,同時還是社會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因此,公關禮儀教育理所當然應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盡管公關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fā)展,特別職業(yè)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公關禮儀教育在高校還是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高校公關禮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公關禮儀不是生硬刻板的條條框框,機械地按照某種禮儀規(guī)范去模仿。公關禮儀的極致乃是“適宜”,即在合適的地方,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高校禮儀活動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關策劃是活動前的必要準備
公關策劃是為活動操作進行的謀劃、計劃和設計。事實上,高校每一個公關禮儀實務活動都包含了整體性、關聯性和動態(tài)性三大特點。只有對這三大特點進行全面了解和策劃,才能實現高校公關禮儀活動的最優(yōu)計劃、最優(yōu)設計、最優(yōu)控制、最優(yōu)施謀之目的,從而達到最佳活動效果。高校公關策劃對整個活動具有決定性和指導性作用,不能忽視,也不宜隨便變動。
(二)禮儀接待體現真、善、美。誠于中,形于外
高校公關禮儀主要是用真誠、熱情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以美麗、開放、大方和端莊的形象面向社會,為學校樹立良好的形象,為獲得公眾美譽服務。公關禮儀人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學校的聲譽和形象,因而公關人員必須潔身自好,以自己良好的禮儀行為維護組織的形象和聲譽。在整個對外活動中,禮儀接待好壞直接關系到活動的成敗和學校的形象,也是公關禮儀人員道德品質、文化修養(yǎng)真善美等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成功的公關禮儀會使客人領會到學校的精神風貌、學校的管理水平、學校的發(fā)展?jié)摿?,體會到真誠的友誼,感受到溫馨與美好。
(三)公關禮儀人員應必備一些基本素質
高校作為文化陣地,對公關禮儀人員的要求自然要嚴格。要求熟悉黨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能較系統(tǒng)、正確地解釋和掌握公關專業(yè)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清正廉潔的良好道德品德;有較強的思維、社交能力,有較好的演講、寫作、社會調查能力,有一定的組織領導、管理能力。在活動中,要注意儀表、儀態(tài)的端莊大方,同時,要規(guī)范禮儀動作和程序。如握手、交換名片、宴請席位的安排、席間禮儀、拜訪禮儀等都要一一注意得體、適度、規(guī)范。在高校公關活動中,言談體現在“禮”字上,即語言談吐純潔優(yōu)雅、富有感染力和禮儀色彩。得體是指言談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又要符合對方的身份和交流的場合。適度是指言談的方式、措辭達意、語氣語調、情感色彩等表達得恰到好處。
(四)發(fā)揮人才優(yōu)勢,鼓勵、組織學生參加公關禮儀活動
我們欣喜地看到,不少高校都成立了各種公關禮儀隊(社、中心),有針對性地對公關人員進行體態(tài)語言、儀表禮儀、交際口才等相關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yè)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且舉行公關禮儀知識講座、茶藝講座、服裝展示、舞會等活動;不少高校禮儀隊(中心)還組織對社會服務,效果良好。學生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組織學生參加高校的公關接待和翻譯等活動,如:在重要會議、社交活動中提供公關接待;在涉外交際中提供如資料翻譯、隨從翻譯、助理翻譯等公關服務工作,不但有助于提高廣大同學的綜合素質,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而且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公精神,展示大學生精神風貌,推動高校公關、禮儀活動高層次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金正昆.大學生禮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葉艾虎,賈寧.“大力發(fā)展高校環(huán)境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保證”[J].環(huán)境科學學報,1998(6).
[3]張國良.傳播學原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4]何春暉.現代社交禮儀[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