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樹
【內容摘要】新版高中歷史教材中增添了許多諸如歷史人物圖、考古文物圖片、漫畫、統(tǒng)計表等歷史圖表。充分、恰當?shù)剡\用這些歷史圖表,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厘清歷史線索、準確地把握歷史概念、增強歷史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歷史歷史圖表 運用
一、引言
歷史圖表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實物以及歷史數(shù)據(jù)等歷史史實的直觀演示。為方便教學,新版高中歷史教材中補充很多相關圖表,比如歷史地圖、歷史人物圖、考古文物圖片、漫畫、統(tǒng)計表等。作為歷史課程資源的重要部分,歷史圖表是我們認識與學習歷史的重要載體。在教學中,充分、恰當?shù)剡\用這些豐富的圖表資源,能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新穎別致,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厘清歷史線索、準確地把握歷史概念、促進歷史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歷史圖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歷史圖表導人新課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圖表具有形象、直觀、易懂、信息量大等特點,是歷史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歷史的重要工具。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圖片材料導入新課,以增強教科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為例,由于學生對古希臘知之甚少,所以,向學生展示了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高大雄偉的建筑以及奧林匹亞競技會等一系列的時代精品,并且聯(lián)系奧運會等知識內容,學生很自然增強對古希臘的興趣。
2.挖掘圖表特色,觸發(fā)學生的興奮點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讀圖。教師盡量采取問圖的方式加以引導,讓學生理解圖片特色,從而觸發(fā)學生的學習興奮點。有的圖表具有政治色彩,有的擁有時代的階段特色,增加了歷史的直觀性和挖掘其潛在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再現(xiàn)了當時歷史人物的風貌,增強了圖表在視覺上的吸引力。如學習必修二第五單元“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筆者將近現(xiàn)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習俗、通訊與傳媒,分類別、按時代順序用大量豐富多彩的圖片呈現(xiàn)出來,學生被迅速吸引,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出來。同時,讓學生在閱讀教科書的基礎上對圖片展開討論,諸如圖片的時代背景等。這樣,課堂教學氛圍一下子就高漲起來了,收獲也頗豐。
3.利用圖表拓寬知識
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文字敘述為了概括歷史的完整性,往往采取簡述的辦法。而歷史地圖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文字和言語的延伸、補充和發(fā)展。這樣,歷史圖表對課文內容、知識來說,就是補充和拓寬。比如必修二經(jīng)濟史中關于“新航路開辟圖”的部分,在文字敘述中僅僅提到一句話,但此知識實質上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利用新航路開辟圖補充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大致過程,使學生知道有四個大事件:一是“探尋新航路的重要突破”一一迪亞士航行;一是“新航路的發(fā)現(xiàn)”——達·伽馬航行;一是“新大陸發(fā)現(xiàn)”——哥倫布航行;一是“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麥哲倫航行。這樣的補充,強化學生對長達兩個多世紀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宏觀認識,同時引發(fā)了他們的思考,如此困難的航行為什么還能引起航海家樂此不疲的冒險呢?對這一問題的討論,深化了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理解,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新航路開辟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認識,促進學生形成全球史觀、學會用辯證的觀點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4.圖文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運用歷史圖表,不僅可以加深學生記憶。而且在教師講授的時候配以圖例,使教材中的史論找到可以支撐的史實依據(jù),做到論從史出,這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共同得到發(fā)展,養(yǎng)成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良好思維習慣和能力。如學習“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一課時,對于課文中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必須讓學生形成理性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明白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條件。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利用地圖和文字敘述,總結出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這一特點正是愛琴海文明的自然歷史條件。經(jīng)過這一教學過程,使學生對社會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關系有了一定了解,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也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再如,在講必修二專題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時,筆者出示了下面兩張歷史柱狀圖表,第一張歷史圖表年均投資額1912-1918年間比1895-1911年間呈現(xiàn)較快增長趨勢,第二張歷史圖表年均辦廠數(shù)1912-1918年間比1895-1911年間也呈現(xiàn)較快增長趨勢。展開相關教學。
(1)請同學們綜合上面兩張歷史圖表,概括指出其主要反映了什么歷史現(xiàn)象?
(2)請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民國初年進一步發(fā)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通過出示上述兩張歷史柱狀圖表,重在讓學生學會依據(jù)數(shù)據(jù)的增減判斷相關歷史現(xiàn)象發(fā)展變化的趨勢。第一個問題旨在讓學生得出“民國初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的結論;第二個問題則是對第一個問題的進一步深化。學生根據(jù)教材所學知識進行概括。這2個問題需要學生以歷史圖表為載體,學會自己概括。
最近幾年高考歷史卷,出現(xiàn)以圖片、表格、地圖等為載體的歷史圖表類材料題,其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歷史圖表的處理能力及依托圖表信息分析說明歷史問題的歷史闡釋能力。由于該類題以直觀的形式隱含較為豐富的內容,所以,頗受青睞。因此,不論是從教學還是應考方面,我們都要重視歷史圖表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小鷹.高中歷史教學中圖表的有效運用,《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2]陳善東.圖表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江西教育》,2012年第6期.
[3]謝敏.淺析高中歷史圖表材料題的類型和解題方法,《讀與寫(教師教育)》,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