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軍
摘要: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從語文教學特點出發(fā)形成了對應語文教學內容,有效改善了學生語文能力,對學生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文章從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內容出發(fā),深入挖掘了主題式模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形成了層次化主題式模塊結構。文章對初中語文教學體系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貢獻性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設計;實踐
前言
隨著新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內容已經(jīng)得到了本質上的轉變,已經(jīng)開始由傳統(tǒng)知識教學轉變?yōu)槟芰虒W,對學生知識運用更為重視。在上述教學需求下,我國開始對主題式教學方式進行挖掘,在該基礎上構建語文主題式教學體系。主題式教學模塊從主題板塊出發(fā),形成了對應任務結構,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能力進行了全方位訓練,已經(jīng)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的設計
初中語文教育作為當前新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可以明顯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觀,對學生發(fā)展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主題式教學作為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可以通過主題板塊達到教學的改善,形成優(yōu)化模塊教學結構,已經(jīng)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對主題式教學模塊進行全方位把握,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原則,形成應用為主的語文模塊,從而實現(xiàn)能力分析、主題內容、設計目標及主題明確,達到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的全面強化。
(1)能力分析。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設計中要對學生能力水平進行全面分析,依照學生特征配置教學資源。如在《世說新語》教學過程中筆者就對學生文言文水平進行了解,選取古文翻譯作為教學主題,在學生古文翻譯能力基礎上進行《世說新語》講解,課堂效益大大改善。
(2)確定主題。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設計中要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和提煉,從教學需求和學生需求出發(fā)選取對應主題,從而保證主題與教學相得益彰。如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就可以直接選取交際、介紹、朗誦、演講等作為主題,鼓勵學生參與到主題訓練過程中。
(3)設計目標。主題確定后要對學生學習目標進行明確,要確保學生能夠在原有主題基礎上了解學習目的,在明確目標指引下實施學習。這種有目的學習可以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減少了學生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彎路。
(4)主題模塊。主題模塊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初中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劃分,圍繞主題對各項劃分后的內容進行合理“放置”,從而形成重組的教學模塊。如口語交際主題式教學過程中筆者就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我的空中樓閣》劃分為一個版塊,將其歸類到介紹主題下,形成了介紹主題模塊,對其主題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依照主題模塊進行記憶和學習,從本質上提升了學生初中語文學習效益。
2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的實踐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個性進行全面把握,結合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指標構建對應教學體系,將新時期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教學體系的全面改善,達到主題式教學效益的全面提升。
2.1 自主學習,訓練能力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要確保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到主題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設計好的學習主題出發(fā)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總結經(jīng)驗,對主題模塊內容進行理解。如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試著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學習,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內容學習,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獲取課外學習資源,讓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知識面。
2.2 精講釋疑,解決問題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主題內容配置對應教學資源,圍繞主題對教學體系進行細化和豐富,提升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要對主題部分進行細化精講,對該部分內容進行強調,加深學生對初中語文主題模塊的理解。要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答疑解難,在解答基礎上對問題進行點評。這樣既可以改善學生語文主題式學習的效益,又可以激發(fā)學生主題式學習熱情,雙管齊下,實現(xiàn)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全面優(yōu)化。
筆者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就對文章進行詳細講解,對重點詞句進行翻譯,解釋了文章的主要意義。與此同時,筆者還對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朝服衣冠是什么意思?”、“鄒忌為什么要如此向齊王納諫?”等問題進行解答,肯定學生的學習。
2.3 內化反饋,提升質量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實施了解,實施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從兩方面評價出發(fā)全面把握學生主題式學習進度和效益,提升評價內容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有效性。要對學生行為反饋信息、評價反饋信息等進行總結,在該基礎上對主題式教學進行調整,從而全面優(yōu)化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結構。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評價內容的公平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要注重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基礎上實施動態(tài)評價,從而實現(xiàn)激勵與行為的結合,全面改善學生學習效益。
3 總結
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中要確保突出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對學生素質進行強化,從而改善初中語文教學效益,為學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把握好能力要求、知識內容、模塊內容及整合訓練,從上述四方面對設計進行細化和完善,結合實踐經(jīng)驗實施對應調整,從而形成系統(tǒng)化、層次化主題式教學結構,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 金慶峰. 開放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1,31:90-91.
[2] 黃慧. 試論敘事—主題式教學模式——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J]. 外國語文,2013,04:138-141.
[3] 陳東海. 主題式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應用[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4:162+204.
[4] 黃華志. 主題式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探析[J]. 赤子(中旬),2014,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