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文
摘 要: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學習漢字的過程就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學習審美的過程。識字是學習文化的起點,是閱讀寫作的基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關系到全民族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187-01
隨著課改的全面推行,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任務。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積極的從漢字的引入入手,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全方位的去提高識字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教學淺見:
一、有效的引入新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動力,早在我國的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笨梢妼W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托爾斯泰也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識字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他們高效識字的時間不會太久,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用學生的興趣去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快樂自主的識字,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教學中,要想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那么在新字的引入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是最有效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备鶕?jù)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先利用實物、圖畫、活動、幻燈、錄像等與相關的直觀景象導入,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例如,我們教“蛋”字時,我先出示雞蛋實物,讓學生說出他的名稱、形狀,然后才出示生字卡給學生學習生字。在教學“哇、嘩”等表示聲音的字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聽音辨別動物的叫聲,進而出示生字,讓其模仿動物的叫聲,然后才學習生字。這樣,通過有效的引入,學生一開始時就能對漢字所表達的形態(tài)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合理采用識字的方式,引導學生高效識字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思維、思想意識等都還處于發(fā)展的初步階段,研究表明,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好動、愛玩,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接觸形象的、具體的、有趣的東西,記憶力比較強,但易記易忘。因此,我們在教學生識字的時候,教師切不可盲目的直接傳授學生漢字,生搬硬套,而應通過有效的策略、合理的教學途徑,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字,這樣,學生才會記得牢、記得準,不易忘記。在小學數(shù)學識字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各方面特點來看,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去引導學生識字:①形象識字:識字教學與具體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利于學生識記。如教“看”,用手遮目成“看”,竹和毛加工后成“筆”,出示毛筆實物讓學生觀察。學習一些會意字,可引導學生畫一下畫圖形,如“休、伐、林”等。②游戲識字:小學生天性愛玩游戲活動,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剛剛從絢麗多彩的游戲,玩耍世界中踏入校門,如果在他們稚嫩的心靈過早地壓上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不但達不到 識字的目的,而且會影響到今后的學習。因此,要盡可能地通過游戲、表演、實驗操作、動手模擬等活動,讓他們眼、耳、腦、手、口等一齊“動”起來,以激活識字教學。③誦讀識字:漢字是有意義的符號,而意義總是要在特定系統(tǒng)環(huán)境中存在才有價值。漢字教學最好的方式是在特定的文本環(huán)境中進行識記。在漢字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文本,在文本誦讀中建立認知意義網(wǎng)絡,為識記漢字奠定認知基礎。④表演識字:對于動作的詞,可以用動作表演,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觀察中理解字義,比如,在教學“拍”時,我請幾位學生拍皮球,這時,教室里的氣氛活躍,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充滿了樂趣。⑤競賽識字:競賽,可以是組與組之間的競賽,也可以是男女生之間的競賽,還可以是個人之間的競賽。小學生爭強好勝,樂于競賽。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舉行競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識字也將進入最佳狀態(tài)。這樣,在學生識字興趣的基礎上,在通過一定教學策略的引導,學生能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下識字,有效的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教給學生識字的技巧,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俗話說:“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可見,掌握方法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識字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地傳授學生識字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識字,隨時隨地地自主識字,這樣,既擴了學生的大認字量,又不斷的鞏固了學生課內所認的字。為此,教學中,為了給學生的獨立識字奠定基礎,教師要積極的從拼音的傳授入手,讓學生借助拼音準確掌握字音。另外,教師還應教好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使學生掌握自學字形的工具,培養(yǎng)學生運用漢字構字規(guī)律分析字形的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例如字典、字帖等等,它是學生識字的輔助工具,對學生自主識字幫助極大。
總結: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部分,關系到整個語文教學質量好壞。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豐富多彩,只要我們不斷總結研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求,掌握識字教學規(guī)律,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識字契機,選擇適當識字教學方式,我們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1] 張?zhí)锶?當前的識字教學和識字教材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8
[2] 韓 松.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陜西教育( 高教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