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良松
摘 要:高校是指綜合性地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授權頒發(fā)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高校承擔著對高??蒲腥蝿者M行規(guī)劃、組織、落實的責任,科研管理工作直接影響高校的科研水平。在目前科技經(jīng)濟日趨加強的時代,科研管理工作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如何提升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是作為科研管理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科研管理;科研管理者;問題;改進建議
一、目前高??蒲泄芾憩F(xiàn)狀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家對教學科研經(jīng)費的投入增大,我國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也培養(yǎng)了不少科技人才。同時,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實施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高??蒲泄芾砉ぷ鬟€存在著較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影響了管理的成效。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觀念落后,對科研和科研管理認識存在問題
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落后。重管理、輕服務,認為高??蒲泄芾聿块T是一個行政部門,它的管理任務就是按程序辦事,發(fā)表格、蓋公章、送報告就了事;重制約、輕激勵,認為科研管理工作就是按規(guī)章辦事,忽視管理過程中的人性層面的因素;重結果、輕過程,把科研管理工作看成是由幾個靜態(tài)環(huán)節(jié)組成的,抓好立項、結項工作就行了;重開發(fā)、輕轉化,大部分普通高校管理部門都十分重視爭取項目,但如何促進科研成果的轉換和擴散,已經(jīng)不屬于科研管理部門的工作了。普通高??蒲匈Y源分散,加上片面追求小而全,導致普通高校儀器設備重復購置,投資效益不高;大型儀器設備對外開放不夠,設備利用率也不高,尤其是如何提高大型貴重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機制成為我國科研界的一個難題[1]。
2.科研管理制度不科學
我國高?,F(xiàn)行的科研管理體制在選拔人才時存在問題,有論資排輩的傾向。選拔科研人才主要注重資歷、職稱、知名度;項目申報時,年青人往往因為職稱、知名度、人際關系等因素,在限額申報類校內評審中不及年長且有資力的博導、教授的實力,從而失去很多施展才華的機會[2]。不少高校的領導者們總是習慣地把眼光盯在引進外?!案邔W歷”與“高職稱”上,卻嚴重地忽視了自身內部現(xiàn)有人才潛力的挖掘及其能量的釋放等關鍵問題上。不少新近合并的院校特別是轉制地方管理的院校,一邊花費巨資引進人才,為上學位點、為通過國家教育部進行的水平隨機性評估或為學校更名升格,不從學校實際出發(fā),突擊引進數(shù)量過大的教師,見博士就引進,并給予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這造成本校教師心理不平衡,人才悄悄地大量外流,引起了人才隊伍動蕩,形成一些專業(yè)技術人才“斷層”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緊缺的人才外引不進,自身的高層次人才內留不住,人才總量與實際需要的矛盾日漸突出。
3.科研管理者的評價和科研評價考核不科學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的職稱評聘制度、科研工作量考核、科研獎勵機制等往往只認第一負責人或第一作者,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科研人員在項目申報、論文發(fā)表、成果報獎等方面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缺乏團隊意識。雖然普通高校擁有明顯的學科優(yōu)勢和人才優(yōu)勢,但普通高校的這種評價機制、人事管理制度以及科研資源分配機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科研人員松散孤立,申報項目規(guī)模小而數(shù)量多,研究方向紛繁雜亂,制約了科研項目的增大增強,使得大團隊的跨學科聯(lián)合科研攻關受限,很難真正實現(xiàn)科研創(chuàng)新的學科優(yōu)勢互補和交叉集成效應,很難產(chǎn)生標志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和核心技術競爭力。
4.科研課題的總結驗收不規(guī)范
普通高??蒲泄芾頇C構對課題的檢查驗收的思維模式和做法陳舊,存在搞形式、走過場的不良現(xiàn)象;課題驗收方式單一、劃一,沒有根據(jù)各領域課題的具體情況確定驗收方式;驗收工作者工作不嚴肅、不科學,無總結驗收工作方案和考核標準,帶有強烈的主觀偏見;在檢驗評估方法上,沒有采用客觀科學評估方法進行檢查驗收,還存在主要依靠領導帶隊檢查等行政手段;在檢查驗收導向上,主要檢查科研工作量而忽視實現(xiàn)實效驗收結果看,除國家、軍隊重大課題外,中小型課題多為書面材料匯報,缺乏實地驗收和系統(tǒng)的評估標準,因而完成課題結果的真實性缺乏準確地考證。
5.科研管理隊伍力量薄弱
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者是各項政策、信息、計劃的傳播者和執(zhí)行者,也是普通高校科研計劃的制訂者和各項科研活動的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因此,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既要熟悉各項科研管理規(guī)章制度,也要對科研活動的基本程序有一定認識。所以,從事科研管理工作,一定要掌握當今科研發(fā)展趨勢,特別是普通高??蒲泄ぷ靼l(fā)展的趨勢。作為科研管理者,不僅日常要多學習相關工作的管理知識,跟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脈搏,對信息的處理要求快捷、準確、及時;同時也要有較強的組織與協(xié)調管理能力,最好能夠親身融入到科研隊伍之中,結合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總結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我國許多普通高?,F(xiàn)有的科研管理隊伍管理能力、執(zhí)政能力和決策能力不強。比如,領導班子事事抓,各級責權不明確;班子成員肩上擔子多、兼職多;缺乏主動創(chuàng)新意識,求穩(wěn)避仕途風險;對學??蒲匈Y源的整合利用和政策導向不夠;項目申報把關不嚴,執(zhí)行過程不聞不問;院系管理薄弱等。有些還錯誤地認為科研管理是簡單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對普通高校科研特點認識不足,在科研管理隊伍的建設上缺乏質量觀念??蒲泄芾砣藛T的培訓和提高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科研管理隊伍數(shù)量不夠,特別是專職科研管理人員數(shù)量太少。專職科研管理人員是整個科研管理活動的紐帶,通過他們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把校、系、各科研課題組及參加課題的每個成員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把學校與社會聯(lián)系在一起。但現(xiàn)在,除了少數(shù)普通高校里配備有少量專職人員外,各系主管領導大都是兼職的,本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或科研任務,用于管理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加之政策上的某些因素,他們不可能也不大愿意在科研管理上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科研管理系統(tǒng)力量就顯得不足,從而導致了科研管理質量不高、效率低下。
二、提高高??蒲泄芾砉ぷ鞯慕ㄗh和措施
1.強化服務觀念,樹立敬業(yè)精神,充分發(fā)揮管理效能
服務是管理的職能之一,也是科研管理人員職業(yè)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具有良好服務意識的科研管理人員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等、靠、要的思想,不斷更新自己的管理意識,加強自身的學習,熟練掌握并運用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對上級的各種管理規(guī)范能很好地了解和把握,對每次下達任務要充分吃透,把被動服務變?yōu)橹鲃臃铡J紫?,作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平時要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學校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及科研領域,從而正確把握學校的整體科研發(fā)展水平。其次,積極主動去了解和分析國內及國際上研究項目的有關科技動態(tài),從而科學分析學校有關科研項目的研究價值。最后,積極主動地擴寬課題來源渠道,以便取得橫向、縱向多渠道、多來源的資金資助。只有主動地積極管理,管理工作才會有目標、有活力、有成效。就是要有針對性地投入到地方社會經(jīng)濟建設與發(fā)展中,加大科研成果的轉移與孵化,加大對行業(yè)關鍵技術的聯(lián)合攻關,加大對自身科技服務品牌的持續(xù)塑造,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效益共贏[3]。要堅持以科研目標為導向,突出教師的科研需求,營造誠信寬松的科研氛圍,更新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提高管理隊伍素質,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才能為建設名副其實的研究型大學發(fā)揮重要作用。
2.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科研獎勵制度
大部分高校對教師從事科研工作都有相應的獎勵辦法,但主要集中于對科研成果的獎勵上。科研工作投入大,過程缺少有效的量化考核辦法,教師為科研所付出的勞動難以計入工作量。尤其是一些科研項目具有較大的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研究風險較大,研究成果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體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帶來的不良影響,使得科研人員的探索精神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受到抑制,科研項目實施質量下降。有效的激勵機制能激發(fā)研究者的內在動力,顯著提高研究成果的完成率、課題立項產(chǎn)出率等。高等院校要本著尊重科學、鼓勵創(chuàng)新的根本原則,結合本校實際,從目標激勵、管理激勵、協(xié)作激勵、競爭激勵、團隊激勵等方面設置全面的激勵措施,適當加大獎勵力度;同時,要充分考慮到知識分子的職業(yè)特點、文化心理,采取多種手段進行獎勵,不僅重視物質獎勵,更要注重精神獎勵。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人員公平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制度保障[4]。管理的前提是要有制度的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遵照制度按章辦事,這樣就能有效地保證管理的有效性與公平性。在新形勢下,科研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則科研管理制度也應該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以適應新形勢、新環(huán)境。就如南京工業(yè)大學,過去由于發(fā)表論文主要以國內期刊論文為主,SCI論文較少甚至沒有,為了激勵科研人員,該校制定了SCI論文獎勵制度,這在初期確實真正起到了激勵科研人員的作用。然而,目前隨著高水平論文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每年南京工業(yè)大學科研人員發(fā)表SCI論文數(shù)量顯著增加,影響因子級別也逐漸增大。這就需要科研管理制度中有關獎勵方面的內容做出適當?shù)恼{整,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到了一定時候,大部分科研人員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已不再是獎勵,而是發(fā)自內心的真心做科研,科研獎勵的制度也可以予以取消。
3.重視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
立項獲取經(jīng)費固然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成果轉化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蒲泄芾淼恼嬲康氖峭苿涌蒲谐晒颥F(xiàn)實生產(chǎn)力的轉變,從而產(chǎn)生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首先,科研管理人員要正確引導科研人員,杜絕“重立項,輕成果;重理論,輕應用;重科研,輕轉化”的思想,平時要反復向科研人員灌輸科學研究,既要在基礎性前沿理論研究中保證較高的學術水平,同時也要解決科研和市場脫節(jié)的問題,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實現(xiàn)服務社會的功能。其次,學校也要制定相關政策,扶持和鼓勵科研人員投身到推廣應用的科研工作中[5]。
4.重視科研管理工作,加強和穩(wěn)定科研管理隊伍的建設
科研管理是一項服務管理工作,能否做好這項工作,有一支穩(wěn)定的、素質和能力都相對較高的科研管理隊伍是關鍵。加強科研管理隊伍建設,首先要管理人員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努力為科研人員營造公平、公正、寬松的環(huán)境,全心全意為科研人員做好服務工作;其次高校也要建立一套促進科研管理良性循環(huán)的激勵機制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調動科研管理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促使高??蒲泄芾黻犖橄蛑€(wěn)定、高效、科學的方向發(fā)展。以人為本原則,就是要圍繞國家重點行業(yè)乃至世界相關行業(yè)前沿領域,引進人才,培養(yǎng)人才,整合人才,放大科研體量,筑巢引鳳,盡快形成科研團隊集團化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宋瑛.高校科研經(jīng)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經(jīng)濟師,2012,(2).
[2] ?李紅.對高??蒲薪?jīng)費管理的思考[J].經(jīng)濟師,2013,(8).
[3] ?李丹.高校科研經(jīng)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
[4] ?張昕竹,趙就興,張曉.科研資助的激勵機制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0).
[5] ?孫天驕.對高??蒲薪?jīng)費管理現(xiàn)狀的思考及改革建議[J].教育財會研究,2012,(6).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 Research Management
CHANG Jun ,JIANG Liang-so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816,China)
Abstract:The university is the comprehensive land to provid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ditions,the authority to issue a degre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university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lanning,organiz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tas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and the research managemen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current era of economy,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effects of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will be bigger and bigger,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advancing with the times,the pace of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is a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worth pondering.
Key words: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r;problem;improvement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