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藏卓瑪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師生關系的理解也不斷地深入和發(fā)展。“交往互動”逐漸成為這種關系的代名詞。本文著重闡述了師生互動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幾點應用。
【關鍵詞】師生互動 小學數(shù)學 應用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遇到一個相當突出的問題是“師動生不動”。究其原因,最為直接的還是教學內容與教學行為脫離了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總是在具體形象思維的主導下,由多種思維成分共同配合而起作用。特別是小學生,他們解決問題主要依靠具體直觀形象來實現(xiàn)。例如學習“8+6”時,最好能將8和6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如蘋果)聯(lián)系起來,即籃子里有8個蘋果,又摘了6個蘋果,共有多少個蘋果。學習“9-5”時,即媽媽買了9支鉛筆,用了4支,還剩下幾支。因此實施師生互動的關鍵是一定要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倡導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具體實際情境中進行思考,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讓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和情感體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 由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
一、關心學生,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
新課程理論告訴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chuàng)造還給學生,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zhàn);把精神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這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要關心學生。但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是,首先老師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關注學生其他方面的成長變化,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孩子,一切都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好壞;其次老師與學習好的孩子經?;?,提問題經常是那幾個固定的好學生來回答,忽視了其他學生。因此,應提倡關心學生,要關心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能感覺到老師的關心;關心學生應關注每個學生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積極鼓勵、表揚學生,從而使老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
二、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與老師互動的信心
小學生通常情況下非常愿意與老師互動,喜歡向老師提問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老師的忽視,產生一種受挫心理。許多學生有時想說,但是不敢說。所以要注意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要給全體學生說話的機會,說錯了也不要緊,只要大膽說,特別是對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更要鼓勵。如:“你說對了一半了,請再想一想,繼續(xù)說下去”!讓學生明白,只要開口說,就會得到老師的贊揚,此外,還可以多種形式進行訓練。如:分個人或小組競賽,以“記數(shù)字、快速運算、靈活解題”等游戲進行訓練。只要老師經常鼓勵學生,就會增強學生與老師互動的信心。
三、聯(lián)系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
為了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見解,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需要思考其恰當性,需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你要把學生領到你要他去的地方,你必須知道他現(xiàn)在在哪里。要創(chuàng)設一個成功的教學情境,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熟悉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問題情景不僅僅是由教師提出來,也可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困惑提出來。問題情境設置出來后,可以靈活地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真正“動”起來。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間中學習,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學是真正讓學生“活”起來,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高見”,教師并非強求學生絕對接受,師生之間允許存在觀點、思維方法的分歧,相互駁斥甚至爭辯均屬正常。所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既能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又能反映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必將給學生帶來有益的收獲,促使教師得到更多的啟示,真正使教學收到明顯的效果。
四、利用游戲實現(xiàn)與學生的互動
游戲活動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階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游戲形式的設計也要以學生為主體, 注重面向全體學生, 難度適中,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終極目標。這樣才能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課堂產生持久的興趣。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戲, 玩過幾次之后, 學生就沒有興趣了, 這便需要教師不斷地積累游戲的方法, 不斷地設計新的游戲, 不斷地翻新游戲的做法,以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師生感情
多媒體教學中要巧妙地運用情境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在老師特意、精心安排的,滿含興味、環(huán)節(jié)緊扣的程序中,自然地進入一個全新的認知,從而在學生不自覺中便激起參與的欲望,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教師運用電教手段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學質量,進一步增加了師生情感交流的機會和時間。而形象、直觀的電教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加上教師激勵性的評價更能引起師生感情上的共鳴。這樣師生感情好了,課堂中自然能起到互動作用。
總之,教學應是一個師生雙方的互動過程,師生兩方面積極性的充分發(fā)揮與協(xié)調配合,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小學生具有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老師在數(shù)學課教學更應該改變“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與學生一起互動,以生動活潑的直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掌握數(shù)學知識,讓學生切實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目前,應該倡導改變教師的“獨角戲”為師生的“大合唱”,并讓師生互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使師生在和諧、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