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蘭
【摘 要】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fā)展的必然,他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更明確的說是尊重了學生的自主。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能夠心甘情愿的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
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而課堂教學作為師生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那么,如何構建優(yōu)質(zhì)活力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理應思考、探索的主要課題。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機器,而應是主動、積極的知識的探索者、是課堂的主人。
在新課標理念下,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時間、空間、學習過程都還給學生,教師應是課堂的組織者、引領者、參與者。評價一課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
一、用心解讀,精心準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么是“文本”呢?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語文課文是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教學內(nèi)容隱藏在課文之中。在現(xiàn)代化技術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許多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書看一下,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zhì)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首當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教師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
我們聽過不少優(yōu)秀教師的課,他們的課堂沒有華麗,只有樸實;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我們每一個聽課的老師卻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隨著教者在課堂上的引導,或喜或悲或樂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課堂,而是走進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聽者走進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與文本對話,才能重拾文本的美麗。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二、師生互動,構建和諧
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老師發(fā)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充分享受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劃一劃,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nèi)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比如在學習《快樂的小公雞》一課,讓孩子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有不懂的問題,在組內(nèi)交流探討。由于學生相互啟發(fā),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在相同時間里,發(fā)言、動口的機會多了,討論的問題更有個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自主,就是主體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如在識字課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可以用組詞記憶生字,還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順口溜等多種方法,在學生記住生字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索意識,發(fā)展了個性,發(fā)揮了創(chuàng)造力。
又如:學習《小露珠》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nèi)容,然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于學習內(nèi)容是自己選的,無論小露珠、小青蛙,還是小蝴蝶,從朗讀、想象、表演,都那么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呀!
三、巧設提問,提高效率
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掌握創(chuàng)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課堂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改革課堂提問的方式。日本著名教育家齋藤喜博認為,教師的提問是“教學的生命”。課堂提問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課堂提問運用得好,不但可以輕松地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氛圍之中,還可以激發(fā)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激勵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南轅北轍》這個故事時,為了研究那個人能不能到楚國,如果直接問學生“這個人能到楚國嗎?”那么學生肯定會一下就回答“不能?!边@樣設計問題就沒有一點意義了。我啟發(fā)學生道:“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假如有足夠的盤纏,照這樣一直走下去,會有什么結果呢?”這下學生的思維就像決堤的洪水一發(fā)而不可收了。有的說:“到不了就會凍死,因為他會經(jīng)過地球的南北極?!庇械恼f:“到不了,路上會有河流過不去?!庇械恼f:“可以到,因為地球是圓的,走到最后就回到原點了?!庇械恼f:“即使能到楚國,那也要走好多彎路,多此一舉?!贝蠹矣懻摻Y果,答案不唯一。這樣的提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課堂的有效,高效。
四、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高效
新課程的學習強調(diào)在情境中展開,在活動中推進。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教學工作,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語文課上情境教學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使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創(chuàng)新學習,才能讓語文課的教學更加的有效,更加的有價值。
如在上《黃山奇石》一課后,讓學生把自己參觀風景名勝拍下的照片,帶進課堂,讓學生一邊展示自己的照片,一邊向大家介紹自己游覽過的景點。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學的教學方式,從實際出發(fā),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多種方法,熟練而恰當?shù)剡\用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出發(f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課堂,相信隨著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實施高效課堂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完善,最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孫賢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甘肅教育》.2014年23期
[2]秦仕紅.淺析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讀書文摘》.2014年24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高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