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前芳
[摘 要]語文教學的效果,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教師在解讀文本時,要針對文本解讀中存在的問題,并探尋解決策略,讓學生把文本讀透,對文本解讀得心應手。
[關鍵詞]文本 閱讀 解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4-070
語文教師都知道,對文本進行解讀是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通過一次評優(yōu)課活動,具體分析了參賽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雖然他們都能主動地帶著學生解讀文本,以達到教學目標。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在解讀文本時,要么是就字解字,蜻蜓點水式地一帶而過,要么是沒有尊重文本內(nèi)容,甚至脫離文本而帶著學生從另外的角度來解讀。這樣的文本解讀在很多時候是低效的,有時甚至是無效的,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下面,筆者就結合其中一位教師的文本解讀過程,來談一談當前文本解讀中存在的問題,并探尋解決策略。
教學案例: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師:剛才大家已經(jīng)閱讀了第二段,這一段中有一句話是“他們?nèi)徊活櫋?,請大家展開想象,他們會全然不顧什么呢?
學生坐在那東張西望,沒有舉手回答。課堂就要冷場了,教師只好進行引導。
師:同學們可以試著想一想,這么大的洪水,當官兵們跳進水里時,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危險?
生1:他們會有一定的生命危險。
師:對,他們家中還有老母親,還有妻兒,還有自己最惦記的人,甚至自己的家鄉(xiāng)也發(fā)生了災情,他們卻在這兒保護大堤。你們想一想,他們?nèi)徊活櫟氖鞘裁矗?/p>
生2:這些官兵在長江快要決堤的時候,為了保住大堤,可以不顧自己年邁的父母,可以不顧在家翹首企盼的妻兒。
一、存在的問題
文本解讀一定要讓學生結合文章的語言文字來進行,如果脫離了文本的語言文字,那么這樣的解讀就沒有基礎,學生也無法理解文字的內(nèi)容。就比如上面的教學案例,教師在帶領學生解讀文本時,就是一種脫離文本的解讀。在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櫋!睆奈谋镜谋硎鰜砜?,學生知道他們?nèi)徊活櫟氖亲约旱哪_趾被割破了,但他們?yōu)槭裁椿卮鸩怀鰜砟??那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深入地閱讀課文,沒有學會從文本中解讀答案。當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瓶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再一次閱讀這段文字,先讓學生在文本中尋找答案,那么學生就可以通過閱讀文字知道他們?nèi)徊活櫟氖鞘裁础_@時候,我們再提問:在保住大堤的戰(zhàn)斗中,僅僅只是片石割破了腳趾嗎?還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危險情況?他們會想到些什么?先讓學生從文本中解讀出答案,然后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拓展,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這樣的解讀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解讀,才能達到語文教學目標。
二、解讀策略
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從文本的敘述出發(fā),但不能只對文本表層的意思進行解讀,要把握文本的核心內(nèi)涵,既不能歪解文本的意思,更不能錯解文本的內(nèi)涵。那么,如何才能較好地引導學生解讀文本呢?筆者經(jīng)過思考,認為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應從閱讀開始。
首先,確定文本,解讀主體。文本解讀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內(nèi)心有一種文本解讀的欲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本解讀。所以,我們不能利用外力來促進學生的文本解讀,要讓學生自然地走進文本,親近文本,從而走進文本的核心世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作者這樣描寫的目的,才能形成文本解讀的能力。就好比上面的案例,當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瓶頸時,教師不能自己說出官兵們應掛念的人來,而是讓學生自主閱讀文字,形成主動建構的態(tài)勢。因此,閱讀文本,對文本進行解讀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
其次,理清文本,解讀載體。文本解讀的載體是什么,這個我們要理清楚。因為只有重視解讀的載體,我們才能知道如何解讀,解讀什么。筆者認為,文本解讀的載體應是課文,而不應是教師的語言引述;應該是靜態(tài)的文字,而不是反復的點撥。因為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解讀文本,雖然看上去也達到了目的,但是因為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參與其中,時間長了,學生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凡事都要別人提醒才能做下去。所以,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時,我們要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文字來展開,讓學生對文字進行品讀,進行體驗,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度建構。
再次,明確文本,解讀客體。客體是為主體服務的。在文本解讀過程中,教師應作為一個客體存在于其中,這樣可以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方向。所以,在學生解讀文本之前,教師要先對文本進行解讀,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文本,也可以從學生的角度來解讀文本,然后預估學生在解讀過程中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可以解讀到什么程度,自己應該從什么地方來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解讀。
語文教學的效果,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文本的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通過多讀才能慢慢領悟。我們要樹立文本思想,讓學生自主品讀文本,保證學生讀文本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反復讀。學生只有通過多讀,把文本讀透了,對文本的解讀才能得心應手。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