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韋
摘 要:“學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或由于學習方法不當,或由于社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造成學習效果低下,學業(yè)成績顯著低劣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更需要給予關心和愛護,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多多指導學生,讓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學困生;關注關愛;差異化教學;尊重學生;培養(yǎng)自信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4-044-01
“學困生”并不是指智力低下,智商存在問題的學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或由于學習方法不當,或由于社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造成學習效果低下,學業(yè)成績顯著低劣的學生。由于“學困生”成績大都不夠理想,因而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會不自覺地對“學困生”冷眼相看,對他們關注不夠,會使他們在人格上有自卑感,在學習中缺少自信。由于“學困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多,挫折多,因而他們常常對學習感到灰心喪氣。究其“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有的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有的是認為學習乏味,缺乏學習的原動力,在學習上投入精力、時間較少;有的雖花了不少的時間、精力,但學習方法不對……特別是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由于數(shù)學學科抽象性、邏輯性更強,在數(shù)學學科中的學困生數(shù)量相對更多,現(xiàn)象更為明顯,這些學困生已經(jīng)成為數(shù)學學科教育中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那么,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讓學困生變得自信快樂呢?
一、加強與學困生之間的溝通,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心理學認為,“學校的知識教育、教師本身的模范作用、學校及班集體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教育技巧以及教師對學生的良好態(tài)度等,都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因此,教師一方面應以自身的嚴謹治學和敬業(yè)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另一方面應分根據(jù)社會與學校的要求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點,巧妙的把各種因素結(jié)合起來,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薄皩W習需要是學習動機的一種重要的內(nèi)在激活因素,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yǎng)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倍嗯c學困生溝通能夠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彼此的感情,能隨時洞察其思想動向以便在教育中的有的放矢,以促進其學習需要的形成。與學生溝通的方式很多而且可以不受時間、場所的限制,在課間時,與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在學習上的困惑,督促他們用心學習,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簡單的手勢、眼神、微笑也都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比如一次數(shù)學課上,我在黑板上板書了一些課堂練習題目,隨機抽了幾個學生上講臺當堂解答,一個學生害怕得根本不敢上講臺,只是在座位上站著,看到這樣的情景,我便走到他身邊,用手輕輕拍他的肩膀,湊到他耳邊悄悄說“你行的,老師相信你!”就這簡單的“一拍一語”居然讓這孩子鼓起勇氣走上講臺完成了一道較為簡單的題目,當這道題目完成的時候,教室里立刻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情的掌聲,從此以后,這位同學變得有信心了,回答問題積極了,參與數(shù)學活動積極了,成績也在主動學習中提升了。
二、承認學困生不足之處,降低要求,實施差異性教育
記得我曾經(jīng)接手過一個班級,班上的一個學困生一個學期下來,數(shù)學成績只得了60分,我非常著急,去家訪找家長商量對策,沒想到家長竟然欣喜若狂,他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考過這么好的成績,這次考試居然及格了,看來他努力了,他進步了。為什么老師和家長的態(tài)度會有這么大的區(qū)別呢?原因在于:教師只是把這類學生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橫向比較,在潛意識中用一把統(tǒng)一的標尺在衡量著每個學生,期盼著每個學生都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迅速達標,取得預期的好成績。而家長則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以前的學習進行縱向比較,從而肯定了孩子的進步。
因此,作為數(shù)學教師,我們不能把所有學生的數(shù)學認知能力和水平都放到一條起跑線上來看,要有所區(qū)別。一只手的五個手指也是有長有短呀。我們必須得面對這樣一個現(xiàn)實: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成績都是高低不一的,有的好,有的一般,有的差。我們必須得承認一些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方面的不足,降低他們的學習標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這部分學生也能在完成簡單任務的同時有成就感,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三、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從內(nèi)心深處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師生之間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盡管學生在知識經(jīng)驗、智慧水平、個性發(fā)展上都還不成熟,但是他們?nèi)缤扇艘粯泳哂歇毩⒌娜烁?,具有自己的的尊嚴。教師必須承認這種獨立的人格尊嚴,充分的信任學生,不允許以任何形式體罰、侮辱學生,不允許教師無視學生的正當權(quán)益。從根本上說,尊重學生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一致而不是矛盾的。二是指教師要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而不是想當然,許多以‘這是為學生好為理由而做出的決定,往往是脫離學生實際,甚至可能是違背他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對他們發(fā)展是有傷害的。尊重孩子,就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痹谂c學困生交流時尤其要注意呵護其自尊心,當錯誤已經(jīng)是既成的事實,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愛與理解,讓他們自己認識自身所犯的錯誤。如果一味以強硬的方式解決的話,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反而使孩子與自己產(chǎn)生隔膜,甚至抵觸。寬容,是比懲罰更有力量的教育方法。對人寬容,是做人的美德,而對孩子們寬容,則不僅是美德,還是一種教育藝術。
總之,對于學困生,作為數(shù)學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需要比其他學生更多的細心,多與他們交心,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讓他們在“愛”中學習,在“愛”建立自信,享受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白 蘭.重塑學困生學習自信心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2.02期